綜合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拋出晶片製造“五五分”構想。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29日警告,若台積電須投入高達5000億美元配合美國擴產,勢將掏空其台灣投資動能,重擊台灣經濟。他認為政府應設法逐步降低對美依賴。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若此說法成為台美貿易協議的最終內容,將深刻影響未來數十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版圖。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劉佩真表示,“對於台灣而言,這是一個需要以戰略眼光來衡量短期犧牲與長期安全保障的關鍵時刻”!晶片製造五五分構想及其背後的“矽盾對立論點”,無疑為台美貿易談判及全球半導體產業版圖的變動投下震撼彈。從產業分析角度來看,這項提議不僅是單純的產能分配,更是一場涉及經濟安全、地緣政治、產業鏈重塑與技術主導權的深層博弈。 劉佩真強調,儘管五五分政策以長期來看,對美國能將台灣的戰略價值從“獨占供應商”轉變為“不可或缺的技術盟友”,有助分散風險並強化與美國的戰略綁定,同時台灣在先進晶片領域的絕對優勢,是其與美國進行後續對等關稅貿易談判的最大籌碼。 但美方最新提出的晶片製造五五分目標,是美國將國家安全考量凌駕於純粹經濟效率之上的明確信號。此將攸關台美貿易協議的最終內容,影響未來全球半導體產業版圖,形塑一個更具韌性,但可能成本更高、效率略減的全球晶片供應鏈。 吳大任分析,盧特尼克拋出的想法,卻未詳述執行方式,惟焦點明顯針對台灣半導體高階製程,劍指台積電。盧特尼克希望在特朗普任期內,半導體在美產能提升到40%,估計需5000億美元投資。但未說明資金來源,倘若全由台積電出,以台積電平均每年400億美元資本支出估算,根本無法支應。更嚴重的是,台積電在台灣投資動能勢將完全被掏空。 台灣投資金額以半導體居冠,當台積電被迫帶著供應鏈赴美發展,台灣投資動能熄火,影響相當深遠且嚴重。吳大任指出,不但衝擊經濟成長,薪資水平及民間消費力也受波及。 可悲的是,台灣沒有拒絕美國的籌碼。吳大任透露,台灣出口美國占總額由2016年的12%,提升至今年前8月的29.4%。若拒絕美方要求,遭課懲罰性高關稅,嚴重衝擊出口,影響比台積電赴美投資更直接。外界關心對美國的無理要求,韓國已出現反彈。吳大任指出,韓國出口占其GDP約5成,反觀台灣高達63%,在談判上,台灣較韓國更居劣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