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光復鄉清淤進入第二階段 廣邀專業人力支援災後復原
第二屆「台灣薩迦世界祈願大法會」 10/24–26 台北-劍潭登場
跨海送暖!北美台商總會捐720萬 馳援花蓮賑災
暖心!復興高中足球小將 自費馳援花蓮助災民清家園
全國首例離島全人照護 馬祖北竿先行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2025竹塹媽祖文化祭盛大登場 六大媽祖現「神」不同媒體人 風城化身信仰文化博物館
合作媒體

2025竹塹媽祖文化祭盛大登場 六大媽祖現「神」不同媒體人 風城化身信仰文化博物館

商傳媒
Last updated: 2025/10/01 18:00
商傳媒
Share
9 Min Read
2025竹塹媽祖文化祭盛大登場  六大媽祖現「神」不同媒體人 風城化身信仰文化博物館
2025竹塹媽祖文化祭盛大登場 六大媽祖現「神」不同媒體人 風城化身信仰文化博物館
分享文章
此次特別以社群媒體外框製作特色摺頁,有集章與古地圖對照,吸睛有寓教於樂

商傳媒|記者馬兆麟/新竹報導

「2025竹塹媽祖文化祭」將於10月4日至10月18日盛大展開。今年以「自己的故事自己說」為核心精神,串聯為期15天的集章活動與結合實境解謎的走讀導覽旅行,讓風城化身信仰文化博物館。新竹市政府民政處今(1)日於新竹市政府舉辦宣傳記者會,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今年擴大邀及了新竹六大代表媽祖廟共襄盛舉,讓媽祖首度化身不同媒體工作者,透過Podcaster、記者、部落客、攝影師、文史家與探險家等多元角色,邀請全台遊客一同參與並化身第七位媒體人,體驗結合信仰文化、美學觀光與趣味教育的謎漾古城。

邱代理市長表示,竹塹媽祖信仰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間,當時竹塹港為臺閩貿易重要據點,航海往來頻繁,媽祖遂成為居民與航海人的精神依靠。隨著時代發展,媽祖廟宇已成為新竹古城的重要文化資產。隨著城市深厚的文化印記,這次特別製作以年輕人最流行的Instagram外觀製作專題性的媽祖廟廊帶特色摺頁,並融入清代時期的古地圖,重塑與對照古今的變化與痕跡,走讀旅行則以深度思辨帶領大家解謎文化密碼,今年活動將宗教信仰轉化為寓教於樂的體驗,讓大家在遊戲互動與走讀導覽中,重新認識竹塹文化。

代理市長邱臣遠與小小播報員一瓜仔共同推廣今年媽祖文化祭

民政處長施淑婷表示,今年文化祭規劃了兩大精采主軸活動,展現出傳統與創新的融合。其中「慈母手中 塹旅情」以套色明信片集章為引導,結合四大媽祖廟的串聯讓文化透過美學轉譯,集章完成還可以寄出自己的明信片做二次行銷;「聖母放送ON AIR」更結合摺頁推出六大媽祖角色卡,除了更加奠定竹塹媽祖的品牌形象,更讓大家可以穿梭六大媽祖廟蒐集任兩個角色即可兌換特色宣導品,活動不僅讓參與者更深入了解媽祖的不同面貌,也以趣味互動的形式,讓文化推廣更加貼近年輕世代。

代理市長邱臣遠、民政處長施淑婷與宮廟代表一同啟動預告活動10/4正式展開

民政處補充,預計於10月2日開放報名的「媽祖行腳 謎漾風城」走讀旅行,透過深度車上移動式導覽與擁有高度互動與思考性的實境解謎搭配,讓整體系列活動從時空與角色中,拉廣整體的多元性;從集章到解謎拉深教育的思考與視讀能力。今年文化祭不僅是一場信仰慶典,更是一趟戶外城市博物館之旅。聚焦以「求」的主題,呼應信眾的所求、媽祖的求真與大眾的求知,讓宗教信仰與現代媒體語彙結合,同時,活動也帶動在地商圈與觀光產業發展,讓媽祖文化持續在新竹古城中發光發熱。走讀旅行民眾可搜尋「媽祖行腳 謎漾風城走讀旅行」報名參加。更多詳情可參閱新竹市政府民政處(https://www.facebook.com/depcivilhccg)官方平台,掌握最新活動訊息。

2025竹塹媽祖文化祭 宣傳記者會大合影

Previous Article 「社企領航・綠動未來」論壇登場 環境部攜手社會企業共推淨零轉型 「社企領航・綠動未來」論壇登場 環境部攜手社會企業共推淨零轉型
Next Article 謎底揭曉!鉅陞攜手長耀國際  共同啟動桃園晶悅國際酒店都更案 謎底揭曉!鉅陞攜手長耀國際 共同啟動桃園晶悅國際酒店都更案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