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台灣半導體產業將擴大對外投資設廠,包括美國,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日表示,台灣科學園區有獨特經驗,我們願透過台美G2G合作,在美國協同打造產業聚落,但這不是把台灣科學園區搬過去,而是台灣高科技產業鏈擴展國際佈局、擴大對美投資,並不是台灣供應鏈的移轉,而是延伸。她兩度強調,台灣模式與日韓模式、歐洲模式不同。
鄭麗君說,除了擴大對美投資在美佈局,台灣半導體產業也同時擴大在歐洲、日本等國家佈局,行政院經濟外交工作小組正在建構中東歐韌性計劃,希望能完善中東歐的半導體生態體系,並搭配台積電在德國投資,形成歐洲半導體生態系網絡。 美台關稅談判10月可能會有結果,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Lutnick)日前拋出晶片製造台美“五五分”構想,引起台灣社會議論。率團赴美進行第五輪實體磋商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1日返台時強調,“不會答應這樣的條件”。 行政院2日中午召開“台美第五輪實體磋商進度說明記者會”,由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主持,副院長鄭麗君、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出席。 鄭麗君說明,關於擴大投資,在談判過程中,我們瞭解美方實際的目標是能提升本土晶片製造能力,以滿足美國本地需求,希望友好國家一起參與,這是美國的國安目標,台灣則支持高科技產業在國際擴展,協助台企業在美進行有利的國際佈局,以台灣製造優勢能力,結合美方研發創新、人才市場的優勢,共同發展台美高科技戰略夥伴關係,共同鞏固雙方在全球高科技的領導地位,藉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 鄭麗君說,台灣科學園區有其獨特的經驗,也不一定能完全在他地打造一模一樣的科學園區,但我們願意憑藉台灣的經驗,透過台美G2G合作,在美國協同打造產業聚落。這並不是把台灣的科學園區搬過去,而是藉著我們的經驗,在美國創造有利聚落形成的環境。 ![]() 鄭麗君指出,就投資環境,台灣也向美方表達,若要促進產業聚落形成,希望美方能提供土地、水電等基礎建設、簽證支持、法規環境等,這些條件有利於產業制度的行程,與供應鏈的打造。整體而言,台灣清楚地向美方說明,台灣的獨特性就在於產業的生態系。她再次強調,台灣模式與日韓模式、歐盟模式是不同的。 鄭麗君表示,在台美供應鏈合作,台灣許多高科技產業已是國際級企業,也都在國際佈局,並同時增加在台投資,因此台灣高科技產業鏈擴展國際佈局、擴大對美投資,並不是台灣供應鏈的移轉,而是延伸與擴展。政府能做的角色就是協助產業鏈鏈結資金、技術與人才,也希望與友好國家展開經貿合作,打造民主供應鏈的創新、互惠的合作。 鄭麗君說,未來除了擴大在美佈局,台灣半導體產業也同時擴大在歐洲、日本等國家佈局。前陣子鴻海已與法國展開先進封裝測試及衛星科技合作,行政院經濟外交工作小組也正在建構中東歐韌性計劃,希望在捷克、立陶宛、斯洛伐克等國推動半導體及電子製造等相關的產學研合作,希望能夠完善中東歐的半導體生態體系。(中評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