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新聞|黃振綱/越南綜合報導] — 越南政府新修訂的《工業推廣》政策自10月起生效,明確擴大可享受支持的產業與對象,涵蓋農林水產加工、消費與出口替代產業、低碳與環境友善工業、材料與生物技術等,同時配套鼓勵工業園區與產業集群的基礎設施投資。
哪些產業被納入、支持什麼?
據《Đầu tư》(《投資報》)對10月新制的盤點,修訂後的名錄把「工業推廣」受益範圍,從傳統手工與中小製造,延伸至更直接面向出口替代與節能減碳的產業別,例如:農林水產與食品加工、消費與出口型工業、節能型建材、農業化學、環境工業、生技與低碳工業等;同時明訂對工業園區/產業集群基礎設施的支持項目(如污水與廢氣處理設備、招商推介活動等)。
對產業升級的實質影響何在?
短期看,政策的落地為省級工業與商業部門(DOIT)啟動年度專案預算提供依據,預期資金與服務將更集中投向有出口替代能力、環境合規要求較高的細分領域;中期看,名錄中的「低碳工業/環境工業」與「產業集群基礎設施」有望加速地方工業園的水氣污染治理與能源結構轉換,提升廠區引資競爭力。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台灣供應鏈若評估在越南新設或擴建產能,是否可藉由「工業推廣」名錄擴大,爭取在污染治理設備或低碳工藝上的補助,降低投資前期CAPEX?
- 越南將出口替代與環境工業列入優先支持後,台灣在機械設備、節能建材、廢水廢氣處理等領域的在地合作策略,應如何調整產品組合與售後服務?
- 地方工業園區若因新政獲得更多治理資金,台灣廠商在選址評估時,是否應新增「園區環境合規能力與補助可得性」為權重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