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國民黨主席選舉淪為「獨臺競賽」 兩岸和平夢碎、戰火陰影漸近
全運會聖火抵臺北 「勝氣凌雲」劍指五連霸。
北捷國慶主題列車上路!15車站國旗飄揚 半戶外月台旗映天空成絕美風景
台獨為何走不通?2758號決議揭示的國際現實
吳克群突襲素人婚禮現場 親送999紅包 唱新歌甜度破表浪漫祝福全場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國民黨主席選舉淪為「獨臺競賽」 兩岸和平夢碎、戰火陰影漸近
綜合

國民黨主席選舉淪為「獨臺競賽」 兩岸和平夢碎、戰火陰影漸近

編輯中心
Last updated: 2025/10/08 00:20
編輯中心
Share
12 Min Read
國民黨主席選舉淪為「獨臺競賽」 兩岸和平夢碎、戰火陰影漸近
國民黨主席辯論會6位候選人全員到齊(照片/翻攝卓伯源臉書)
分享文章

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因為都是獨臺者居於領先的局面,致使中國對未來兩岸統一已失去信心,不論是誰當選,都勢必會為兩岸引發戰火,這將是國民黨與民進黨為臺灣人帶來的最大不幸。當然,其中除了張亞中外,國民黨其他候選人還仍然感覺良好,且對自己的錯誤認知一無所知!

鄭麗文獲得夏瀛洲上將力挺(圖/翻攝鄭麗文臉書)

原本,猶信誓旦旦要支持“九二共識”,要增進兩岸關係,以避免因誤判而引發的兩岸戰爭,以致鄭麗文的聲勢扶搖直上,甚至超越了原本各界看好的郝龍斌。問題是,鄭麗文前幾天說話不經大腦的脫口而出,說她一旦當選,她首先將拜訪日本的自民黨領袖高市早苗。

鄭麗文沒想到的是,高市早苗是個日本政壇極端抗中且右翼的候選人,她以“女性安倍”著稱,完全延續安倍的政策,因此,她曾附和“媚美抗中”的言論,並極端認同“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等激勵臺獨的話語。如果,鄭麗文一旦當選,她會迫不及待的去拜訪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豈不正意外也透露出她也有意圖臺獨的立場。高市早苗參與政治後據統計已經11次祭拜了靖國神社的日本侵略中國的亡魂。

而且,屆時高市早苗如果當上了日本首相,鄭麗文肯定是見不到高市早苗的。相對的,鄭麗文若是可以見到高市早苗,必然是高市早苗沒當選上日本首相,則鄭麗文一語敗害了高市早苗。而且,近期中國已經警告了高市早苗,要高市早苗知所節制,中日關係可經不起這麼折騰,不容對日本侵華行為反複無常的抵賴。而鄭麗文的招子恐怕沒放亮,哪邊有槍子兒往哪邊靠!還說是要改善兩岸關係,你還能相信嗎?而且,就在筆者撰寫此一特稿時,高市早苗果真當上了日本首相,以致鄭麗文恐怕短期內已經無法再拜會高市早苗了。

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圖/翻攝郝龍斌臉書)

再者,身為老藍男的郝龍斌與中生代的羅智強,都擁抱著中華民國這面已是“過去式”的破旗不放,兩人豈能對兩岸統一作出貢獻,只不過是在兩岸之間形成隱形的阻礙而已!

目前,能知道高市早苗早已實質右傾,且積極抗中,已為中國所嚴重詬病。而且還支持兩岸統一的候選人,恐怕只剩下臺大教授張亞中。唯,張亞中的民意支持度太低,勝選出局的比例極低。看來,中國已無甚盼望。

因此,中國已不再對國民黨候選人究竟誰將勝出抱以希望。再加上,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早早已經向全臺民眾宣示了“中國是臺灣的敵對勢力!”這絕然的話,也早已斷絕了中國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念想,恐怕已經轉念全力佈局“兩岸武裝統一”的準備。恐怕,兩岸武裝統一的骨肉相殘慘狀恐怕已經逐漸浮現!

xr:d:DAFRg8g6_84:97,j:183762876,t:22120908

而這恐怕是美國最希望看到的,而且也中國所極力避免的結局。美國的“以臺灣為代理人戰爭”的意圖是,始終想著如何使臺灣變成拖累中國經濟發展進程的絆腳石,而中國始終想著是如何和平而順理成章的統治臺灣,終究中國把臺灣當成是自家人,以致中國先前連“一國兩制”的承諾都已慨然應允。只不過可惜,這個難得的機會已經在自以為聰明的迷思中的臺灣人所輕易錯失。眼看著,兩岸已在滑向炎炎烈火的戰爭漩渦中!(前民眾日報資深記者 屈文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Previous Article 全運會聖火抵臺北 「勝氣凌雲」劍指五連霸。 全運會聖火抵臺北 「勝氣凌雲」劍指五連霸。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