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曹雅婷/臺北報導】刑事警察局今(13)日公布「165打詐儀錶板」最新統計,今年9月全國每日平均受理詐騙案件470件,財損約新台幣2億2,392萬元,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2%與44%。刑事警察局指出,雖然整體詐欺趨勢已有初步下降,但詐團手法推陳出新,民眾仍需保持高度警覺。
統計顯示,受理件數前三名為:網路購物詐騙(25.65%)、假投資詐騙(12.54%)、假交友投資詐騙(7.36%)。若以財損金額觀察,假投資詐騙最嚴重,占比高達36.29%;其次為假交友投資詐騙(22.06%)與假檢警詐騙(13.01%)。
刑事警察局指出,近期花蓮地區因重大風災引發社會愛心潮,詐騙集團卻藉此假借公益名義行騙,分析常見手法主要包括兩大類別, 1. 假慈善機關詐騙:以「免費提供志工裝備」為由,要求自付運費,再藉「實名認證」索取銀行帳號騙取人頭帳戶; 2. 假公益購物詐騙:謊稱販售運彩分析報告,所得全數捐贈災區,實際上卻詐取民眾金錢。
警方表示,提醒民眾,真正的公益捐款不會要求填寫完整銀行卡號或信用卡號,建議透過衛福部「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帳號,或花蓮縣府資訊專區、四大超商機台、Line Pay「愛心捐款」等正規管道進行。
本次記者會特別邀請關注反詐議題的演員王彩樺出席,她以生動案例提醒民眾「不貪小便宜、不輕信來訊、多查證來源」,並呼籲每個人都能成為反詐「守門人」,主動提醒家中長輩,降低受騙風險。
刑事局強調,政府普發現金1萬元即將上路,絕不會以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也不會要求操作ATM或轉帳。民眾應牢記「不點擊、不填輸、不匯款、不轉傳」四不原則,並可隨時透過「165打詐儀錶板」網站查詢最新詐騙手法,強化全民識詐免疫力。
責任總編:蘇華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