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國民黨主席選舉最後決戰 郝龍斌發表五大兩岸政策 規劃在北京和上海設置辦事處
基隆美術館《WE ARE ME》10/30開展 探討數位時代下的自我與群體
如對網路生態不瞭解,就不要亂評論! 郭正亮質疑趙:嚴重傷害國民黨
高雄柏油山掀攻防 柯志恩、陳其邁隔空互嗆
趙少康控大陸介選 蔡正元批:看不懂網路世界生態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2025高雄海洋派對登場 星光水岸公園打造親海城市新典範
綜合

2025高雄海洋派對登場 星光水岸公園打造親海城市新典範

王 承綸
Last updated: 2025/10/14 18:24
王 承綸
Share
11 Min Read
2025高雄海洋派對登場 星光水岸公園打造親海城市新典範
2025高雄海洋派對登場。(海洋局提供)
分享文章

高雄市政府響應中央積極推動「向海致敬」政策,大家所期待的「2025高雄海洋派對」即將在10月24日至26日盛大展開,今年活動將結合星光水岸公園試營運共同揭開序幕,串聯愛河灣與高雄港第三船渠兩大水域,打造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海洋遊憩盛典,再次展現高雄「海洋首都」的城市魅力。

圖説:創意造筏競速賽。(海洋局提供)

今年海洋派對全面升級,活動範圍橫跨星光水岸公園、高雄港21號碼頭停車場、第三船渠遊艇碼頭,以及愛河灣周邊水陸場域,打造港都最強親海生活圈,邀請民眾來高雄體驗各式各樣的親水設施及趣味競賽等親水活動,還可打造專屬自己的創意造筏,現場還有遊艇展示、海洋學堂、遊艇搭乘等不同主題的遊艇與海洋休閒生活體驗,場域周邊更加入市集、互動展演、夜間光環境等,從早玩到晚,讓大小朋友都有的玩、有的吃、有的看。

今年海洋派對最受矚目的亮點之一,就是全新升級的「星光水岸公園」試營運開放。前身為深受市民喜愛的前鎮新光公園戲水區,經市府重新規劃升級後,戲水區面積擴大至約2.94公頃,新增滑水道、港景鞦韆等超夯設施,還貼心設有遮陽棚、更衣室與廁所,讓大小朋友都能安心玩水、悠閒賞景。夜晚更有舞台表演與璀璨燈飾,點亮港灣夜空,營造最浪漫的港灣夜晚嘉年華。

圖説:邀請民眾來高雄體驗各式各樣的親水設施及趣味競賽等親水活動。(海洋局提供)

位於高雄港21號碼頭停車場的「氣墊遊具區」,設有廣受小朋友歡迎的親水氣墊遊具,帶來挑戰與趣味兼具的水上體驗,為免現場排隊久候,市府亦提供「高雄數位市民」官網可線上預約報名(報名網址https://gov.tw/NqT)。此外,活動現場還有「港味販賣部」、「海洋市集」,集結超過70攤美食與創意市集,從地道的港都小吃、海味料理,到充滿巧思的手作小物與選品攤位,成為遊客覓食、挖寶、拍照的最佳補給站。

邁入第三屆的「2025高雄創意造筏競賽」將在大港橋周邊水域熱鬧登場。今年除了延續刺激的造筏競速賽外,更強調環保材質與造型創意,並設立「最佳人氣獎」、「創意造型獎」、「環保永續獎」及「年度M.V.P.」等多項榮譽,鼓勵參賽者發揮巧思。同時現場也將提供SUP立式划槳體驗,讓民眾近距離感受港灣水域的趣味和歡樂氣氛。

圖説:今年海洋派對全面升級,活動範圍橫跨星光水岸公園、高雄港21號碼頭停車場、第三船渠遊艇碼頭,以及愛河灣周邊水陸場域,打造港都最強親海生活圈。(海洋局提供)

高雄身為台灣遊艇產業的重要基地,多年來致力將高雄港灣打造成人人都能親近海洋的港灣城市風格。今年海洋派對再升級,不僅展現港區多元水岸休閒魅力,更與「星光水岸公園」完美串聯,讓海洋生活不再遙不可及,在高雄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時光,用歡樂與活力迎接一個更親海、更宜居的高雄。

Previous Article 114年全國運雲林代表隊授旗典禮 縣長張麗善勉勵:為雲林爭光 114年全國運雲林代表隊授旗典禮 縣長張麗善勉勵:為雲林爭光
Next Article 「鹿港光影躍國際、大佛綠意共榮耀」 鹿港溪光環境、小鎮光影藝術節及大佛綠地森呼吸營造 共榮獲8項國內外大獎殊榮 「鹿港光影躍國際、大佛綠意共榮耀」 鹿港溪光環境、小鎮光影藝術節及大佛綠地森呼吸營造 共榮獲8項國內外大獎殊榮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