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雲林縣長張麗善、運動部長李洋至團本部慰勞114全運會各縣市代表團
一次打包「綠意設計 × 美學對話 × 音樂饗宴」 打造田尾花鄉的設計盛會
「南投縣114年童軍考驗暨偏鄉服務體驗營」 挑戰自我迎向國際視野開訓
「南投樂樂定點臨時托育中心」揭牌啟用 開啟育兒政策新里程
幸福劇本情定霧峰!  台中單身聯誼助攻18對心動連線 再創九成四高配對率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種出食農「藜」念 傳承原鄉傳統農耕在地飲食文化
合作媒體

種出食農「藜」念 傳承原鄉傳統農耕在地飲食文化

睿傳媒
睿傳媒
Published: 2025/10/19
Share
6 Min Read
種出食農「藜」念  傳承原鄉傳統農耕在地飲食文化
種出食農「藜」念 傳承原鄉傳統農耕在地飲食文化
分享文章
▲食農教育課程,學生以撒播的方式種植臺灣藜。(圖/臺東農改場提供)

記者秦毅君/臺東報導

為推動食農教育政策,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農改場)於114年10月17日(星期五)在達仁鄉安朔國民小學辦理食農教育課程,參加學生與教師合計34人,課程邀請第四屆百大青農林建中先生擔任講師,以臺灣藜為主題,引導學生認識原鄉作物及傳統農耕技巧,傳承在地飲食文化。

▲食農教育課程,講師示範移植臺灣藜幼苗。(圖/臺東農改場提供) 

教學內容包含介紹臺灣藜的生長習性、栽培管理、營養價值及病蟲害防治等農業知識,並說明臺灣藜是原鄉傳統重要作物,因其絢麗繽紛的色彩,在原住民傳統祭儀上,常用來作為裝飾布置的素材;臺灣藜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除富含膳食纖維及鈣、鋅、鎂等礦物質,也含有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多種必需胺基酸,是優質的天然保健食材,不僅可搭配米飯製作成紅藜飯,也可用於烘焙麵包,市面上亦有臺灣藜穀物棒等加工產品,展現其多樣化的應用方式。

▲食農教育課程,講師與學生互動情形。(圖/臺東農改場提供)

在實作體驗課程,講師為加深學童於課堂中學習的知識,帶領學童親手觸摸土地與認識栽培環境,以撒播的方式種植臺灣藜,讓學生透過與土地的連結,理解友善環境對於農耕文化的重要性。參與教師回饋,從農業角度延伸至飲食、文化等教學內容,再藉由種植體驗過程,學習尊重農民的付出與自然環境的珍貴,是一堂收穫豐富的課程。

臺東農改場本(114)年度結合校園及在地資源,共同推動特色作物食農教育系列課程,成效獲各界肯定,明(115)年度將持續依據各學校區域需求及特性,以在地特色作物為主題開設食農教育課程,歡迎轄內有興趣的國中、小學校於本年10月31日(星期五)前提出申請。#

Previous Article 好客民宿嘉年華登場 「好客行旅號」胖卡車首站開抵宜蘭 好客民宿嘉年華登場 「好客行旅號」胖卡車首站開抵宜蘭
Next Article 732美濃溪埔寮大峽谷砂石堆置山&大峽湖(歷史記載&地質研究): 732美濃溪埔寮大峽谷砂石堆置山&大峽湖(歷史記載&地質研究):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