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新聞|劉品萱/馬來西亞綜合報導]-根據倫敦亨利護照指數(Henley Passport Index)2025年10月版最新排名,馬來西亞護照與美國護照並列全球第12位,兩國公民均可免簽前往180個目的地(全球227個目的地),馬來西亞躍居東南亞第2強護照。
這是美國護照自該指數創立20年來首次跌出前10名,從2014年全球第1位持續滑落至今,分析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內向型移民政策、簽證對等原則失衡(美國僅對46國免簽,排名第77)、以及巴西、越南、中國等國取消或排除美國於免簽名單,是導致排名崩跌的關鍵因素。
反觀中國護照十年內從94位躍升至64位,新增37個免簽國,對等開放策略使其全球移動力大幅提升,凸顯「開放與合作」與「孤立主義」兩種路線在軟實力競爭中的勝負分野。
馬來西亞護照實力與區域排名
東南亞第2強 馬國民眾引以為傲
- 全球第12位並列美國:馬來西亞護照持有人可免簽前往180個目的地,較去年第11位下降一名,但與美國並列第12位的表現仍引發馬國民眾在社群媒體上熱烈討論,認為「與美國平起平坐」象徵國家外交與國際地位提升。
- 東南亞排名結構:新加坡以193個免簽國穩居全球第1、東南亞第1;馬來西亞180國排名第2;汶萊164國排名第3;東帝汶、泰國、印尼、菲律賓持續擴展免簽網絡,越南、柬埔寨、寮國則透過東協區域合作深化移動自由。
- 對等開放指數差異:根據亨利開放指數(Henley Openness Index),馬來西亞對等開放程度較美國更友善,美國僅對46國免簽排名第77,馬來西亞則對更多國家開放,顯示外交策略差異影響護照實力。
美國護照崩跌背後原因
川普移民政策與對等原則雙重打擊
- 20年來首次跌出前10:美國護照從2014年第1位、2024年第7位,降至2025年10月第12位,亨利合夥人主席Christian H. Kaelin指出「這不僅是排名重組,更是全球移動力與軟實力動態的根本轉變,擁抱開放與合作的國家正在超前,依賴過去特權的國家正在落後」。
- 川普政府政策衝擊:美國暫停12個非洲、中東、東南亞國家簽證核發、對7國實施簽證保證金5,000-15,000美元、規劃對多數非移民簽證申請加收250美元「簽證誠信費」、ESTA旅行許可費用自2025年9月30日從21美元漲至40美元,這些措施引發各國對等報復。
- 關鍵國家取消免簽:巴西於2025年4月因對等原則取消美加澳免簽;中國快速擴大免簽名單至76國但排除美國;越南最新免簽名單排除美國;巴布亞新幾內亞、緬甸、索馬里推出新簽證系統時未給予美國優惠,這些「看似微小但累積性重大」的變化成為致命一擊。
中國崛起與美國衰退對比
十年內從94位躍升至64位
- 中國護照十年成長:中國護照從2015年第94位躍升至2025年第64位,新增37個免簽目的地,且在開放指數上升至第65位(開放76國),較美國多30國,近期對俄羅斯、海灣國家、南美與歐洲多國實施免簽協議,鞏固亞太區域移動力主導地位。
- 地緣政治專家分析: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Annie Pforzheimer表示「即便在川普第二任期前,美國政策已轉向內向,這種孤立主義心態如今反映在護照實力喪失上」;安永中國合夥人Tim Klatte指出「川普重返權力帶來新貿易衝突削弱美國移動力,中國戰略性開放提升全球影響力,這兩條分歧路徑將重塑全球經濟與旅行動態」。
- 美國人申請第二公民激增:亨利合夥人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美國人申請投資移民方案較2024年全年激增67%(2024年本身已年增60%),美國客戶數量超過土耳其、印度、中國、英國四國總和,費城天普大學法學院教授Peter J. Spiro指出「美國公民身份仍有價值但不再足夠,雙重國籍正成為新美國夢」。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馬來西亞護照實力提升是否為台商佈局東南亞市場時的人才流動優勢?
- 美國軟實力衰退與中國移動力上升,對台灣供應鏈「去中化」與「友岸外包」戰略有何地緣政治風險?
- 美國富裕階層申請第二公民激增67%,是否為台灣投資移民、黃金簽證方案的市場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