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杜德偉出道40周年狂舞熱爆紅館 30年老友林志穎驚喜現身撐場
東門永康節熱鬧登場 親子共度溫馨萬聖週末
藍營憂未來令不出黨中央 朱立倫回應:盼新團隊在鄭麗文領導下順利接軌 讓國民黨更團結
鄭麗文新局登場 能讓國民黨翻身嗎?
司法為何總在政治節點出手?林岱縝案的時機之謎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習近平電賀當選國民黨主席 鄭麗文回覆致謝: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 強化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台海和平穩定
熱門

習近平電賀當選國民黨主席 鄭麗文回覆致謝: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 強化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台海和平穩定

韋 石
韋 石
Published: 2025/10/19
Share
10 Min Read
習近平電賀當選國民黨主席 鄭麗文回覆致謝: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 強化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台海和平穩定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來源:新華社資料圖)
分享文章

綜合報導/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昨日順利完成,黨中央今日午間收到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來賀電,主席當選人鄭麗文亦回覆電文致謝。

陸方電文首先恭賀鄭麗文當選中國國民黨黨主席,肯定多年來貴我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成效積極。

陸方指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期望貴我兩黨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深化交流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推進國家統一,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守護兩岸同胞根本利益,攜手開創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

國民黨回電致謝,表示海峽兩岸於1992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國共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諸多歷史性成就,殊為不易。

國民黨表示,兩岸同為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族,面對當前情勢,兩黨應在既有基礎上,強化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台海和平穩定,為兩岸人民謀取最大福祉,為民族復興開闢宏偉前程。

依照過去慣例,中共賀電內容,都會由國共兩黨商討後,才會正式由對岸拍發賀電,在前主席馬英九、吳伯雄時代,都是在當選確定後隨即收到中共總書記的賀電,2017年的時任主席吳敦義當年是在深夜才收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賀電。

至於2020年補選上的江啟臣則沒收到賀電;2021年國民黨主席選舉由朱立倫回鍋擔任,開票當晚雙方就談妥內容,不過朱立倫仍等到隔天才收到賀電。而鄭麗文此次在下午收到習近平賀電。

特別的是,習近平給鄭麗文的賀電內容和上次朱立倫的有所不同,除了重提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外,和推進國家統一外,習在給鄭的賀電中特別提到,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深化交流合作。對應了鄭麗文在選前曾提及要讓台灣人自豪地說出“我是中國人”的主張。

國民黨發布雙方電文內容如下:

    陸方電文首先恭賀鄭麗文女士當選中國國民黨黨主席,肯定多年來貴我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致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成效積極。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期望貴我兩黨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深化交流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推進國家統一,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守護兩岸同胞根本利益,攜手開創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黨回電致謝,表示海峽兩岸於1992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國共兩黨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諸多歷史性成就,殊為不易。

兩岸同為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族,面對當前情勢,兩黨應在既有基礎上,強化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台海和平穩定,為兩岸人民謀取最大福祉,為民族復興開闢宏偉前程。

Previous Article 中壢警局擴大臨檢 共計查獲一百餘案 中壢警局擴大臨檢 共計查獲一百餘案
Next Article 司法為何總在政治節點出手?林岱縝案的時機之謎 司法為何總在政治節點出手?林岱縝案的時機之謎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