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黃號對於感情觀 分手後完全無法當朋友
熱舞社組樂團超荒謬 胡鬧戰隊萬聖節上街頭搞鬼
2025 IFPA DAY登場 聚焦AI保險新未來
新北歡樂耶誕城11/14開城 侯友宜邀你同遊馬戲嘉年華
許淑華參訪彰化台灣設計展 交流城市發展經驗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基隆長庚「精準醫療檢查中心」啟用 打造在地優質智慧化醫療服務
醫藥健康

基隆長庚「精準醫療檢查中心」啟用 打造在地優質智慧化醫療服務

江 育銓
江 育銓
Published: 2025/10/23
Share
12 Min Read
基隆長庚「精準醫療檢查中心」啟用 打造在地優質智慧化醫療服務
基隆長庚胃腸肝膽科醫師陳碩為(左起)、副院長詹益聖、院長吳俊德、基隆市衛生局長張賢政、副院長李立夫及孫啟欽。
分享文章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今(23)日宣布正式啟用「精準醫療檢查中心」,此中心位於醫院5樓,佔地超過420坪,將民眾常見的內視鏡、超音波、心電圖等檢查項目整合於同一區域,提供民眾更安全、便捷且友善的檢查服務。

基隆長庚醫院23日舉行「精準醫療檢查中心」啟用儀式,圖左起為胃腸肝膽科醫師陳碩為、副院長詹益聖、院長吳俊德、基隆市衛生局長張賢政、副院長李立夫及孫啟欽。

新中心整合了胃腸肝膽科、心臟內科、大腸直腸外科、腎臟科等9個專科檢查室空間,提供大腸鏡、胃鏡、心電圖、心臟、腎臟、甲狀腺及腹部超音波等檢查服務。中心設有獨立等候區、檢查室及報告解說空間,並全面導入智能報到系統,進一步提升檢查流程服務效率。

參觀檢查室設備

負責督導的李立夫副院長提到,在後疫情時代,院方更加重視檢查的感染管制與安全。在檢查室及內部走道的規劃上,特別區分「病人通道」與「待消毒設備及器械通道」,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並以最高規格的安全標準設計醫療環境。此外,檢查中心亦配置麻醉專科醫護團隊協助進行無痛檢查,進一步提升病人接受侵入性檢查的舒適度及安全性。

整合檢查服務,提升病人安全與效率

吳俊德院長指出,「精準醫療檢查中心」的成立,不僅讓民眾能夠在更舒適的環境接受檢查,透過跨專科專業團隊整合,也能提升檢查服務效率以及病人安全,實現基隆長庚致力為大基隆地區民眾打造在地就醫優質體驗的目標

參觀檢查室設備

導入AI輔助判讀,提升醫療精準度

吳俊德院長強調,AI輔助醫療是趨勢。檢查中心引進心室收縮功能偵測、心房顫動風險偵測等AI輔助判讀功能,偵測準確率皆達90%以上,讓臨床判讀更快速、更精準;內視鏡設備也搭載AI輔助診斷系統,可即時協助醫師偵測早期病變、消化道息肉及癌症,讓病人能獲得更早期、更精準的健康守護。未來檢查中心將導入智慧機器人協助醫護人員運送醫療設備及器械,減少不必要的人為接觸與工作負荷,打造出更安全、智慧化的醫療服務環境

張賢政參觀檢查室設備

強化醫療量能,做大基隆最可靠後盾

   基隆長庚醫院近年來積極強化醫療量能,以醫學中心等級的實力服務在地民眾。例如,引進第二套達文西機械手臂,提供微創精準高品質手術服務;2023年啟用複合式手術室,完成一站式的「麻醉、定位、手術」流程;並導入骨髓移植暨細胞治療技術,迄今已完成37例。

衛生局張賢政局長致詞

  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張賢政表示,基隆長庚為東北角唯一的重度急救責任醫院,肩負急重症治療的重任,期望醫院繼續以提升醫療品質服務為目標,成為大基隆地區民眾的可靠後盾。

  吳俊德院長感謝基隆市政府、衛生局及民眾長期以來對於基隆長庚醫院的肯定。他表示,基隆長庚醫院將持續以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實力,成為大基隆地區可靠的後盾,友善社區的好厝邊醫院,讓大基隆地區民眾無需遠赴台北或其他大型醫療中心,在基隆當地即可獲得優質醫療服務。

Previous Article 2025客家大地餐桌 藍帶主廚聯手客庄餐廳 共創高雄客家風味新篇章 2025客家大地餐桌 藍帶主廚聯手客庄餐廳 共創高雄客家風味新篇章
Next Article 17歲藝術新星 Odelia Hsu 許鈞琋《Unframed》個展 以夢與現實的筆觸展開青春思辨 突破框架的天賦創作 以畫筆描繪自我與時代的對話 17歲藝術新星 Odelia Hsu 許鈞琋《Unframed》個展 以夢與現實的筆觸展開青春思辨 突破框架的天賦創作 以畫筆描繪自我與時代的對話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