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北極玄天上帝飛昇得道全國聯合慶典 許縣長為民祈福
國民黨新人事遭疑世代交替喊假的?鄭麗文:老幹新枝 先穩大局 人才梯次培養
「2025南投原住民在一起」系列活動 第二屆布農勇士定向越野挑戰賽、濁岸音樂會信義鄉熱鬧登場
大罷免全敗 游盈隆:賴清德已經不是超級助選員
美智庫投書時代稱賴清德魯莽 羅智強:響亮稱號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菜蔬變身上板植物 田園城市推出美化生活大招
生活

菜蔬變身上板植物 田園城市推出美化生活大招

鄭 富鈺
鄭 富鈺
Published: 2025/10/26
Share
12 Min Read
菜蔬變身上板植物 田園城市推出美化生活大招
菜蔬變身上板植物 ,田園城市推出美化生活大招。
分享文章

臺北市公園處持續推動田園城市計畫,日前在大安區大學里巷弄香草園舉辦了實作課程。課程邀請專業園藝技師帶領田園志工,進行香草園的整理、修剪與換植工作。課程內容豐富且實用,不僅傳授香草植物養護的專業知識,更將時下流行的「上板植物」技巧帶入田園美化,成功將可食作物山蘇化為點綴田園基地牆面的美麗裝飾。

北市公園處將時下流行的「上板植物」技巧帶入田園美化,成功將可食作物山蘇化為點綴田園基地牆面的美麗裝飾。

公園處說,面對烈日與高溫,香草植物容易出現生長停滯或病蟲害等問題,因此適當的修剪是保持植物健康的關鍵。學員們透過實作,頂芽修剪促進側芽生長,剪去枯枝及黃葉增加通風減少病蟲害發生,使植株外觀更為勻稱。課程中特別強調,修剪後的殘枝落葉是田園中的寶藏,應進行堆肥再利用,讓養分循環回歸土壤,藉此落實永續田園的理念。

志工們在課程帶領下,仔細辨識並清除雜草,同時藉由課程進行「更新種植」海埔姜、圓葉到手香、斑葉艾草、九層塔、澳洲茶樹、香茅及無花果,增添多種新穎的香草作物,使香草園的樣貌煥然一新,更富含多元療癒特色。有志工表示:「透過這次課程,才發現香草園的整理是一門學問,修剪後的植物看起來更有精神了,聞起來也更清新!」

有志工表示:「透過這次課程,才發現香草園的整理是一門學問,修剪後的植物看起來更有精神了,聞起來也更清新!」

公園處說,戶外植物維護環節告一段落後,學員們移至里辦公室進行植物上板 DIY 課程。此環節旨在拓展「可食作物」的應用範疇,使其轉化為田園或居家空間的立面藝術裝飾。運用近年深受園藝愛好者喜愛的「上板植物」技巧,講師特別突顯臺灣在地多樣化的可食性植材選擇。除了示範以山蘇進行上板外,課程更進一步介紹了多種適合上板栽種的原生食用蕨類,例如嫩芽可作為蔬菜的腎蕨及崖薑蕨,以及可作為青草茶原料的鳳尾蕨。

公園處說,戶外植物維護環節告一段落後,學員們移至里辦公室進行植物上板 DIY 課程。

若欲追求更具觀賞性的花卉組合,亦可選用石蓮花上板打造精巧的小花園,或栽種馬齒莧營造優雅的下垂視覺效果。學員們聚精會神地觀察每個步驟,將山蘇苗小心翼翼地包裹水苔,最後纏繞麻繩或魚線完成上板,對於這些植物的美學與食用雙重價值表示讚嘆:「沒想到山蘇除了食用,還能變成這麼美的裝飾!這個技巧讓田園的美感延伸到家裡,真的太棒了!」

公園處表示,田園城市知識性課程活動不僅止於教導種植,更致力於將綠色生活融入市民日常,鼓勵大眾發掘都市中綠色角落的多元價值。透過這樣結合戶外維護與手作的課程,不但讓志工們習得田園維護的專業知識,有效應對夏季的田園養護挑戰,也讓大家能運用不同的園藝技巧整理及美化田園空間。

公園處表示,田園城市知識性課程活動不僅止於教導種植,更致力於將綠色生活融入市民日常,鼓勵大眾發掘都市中綠色角落的多元價值。

未來公園處將持續結合在地社區與專業人士,辦理更多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多元系列課程,歡迎市民朋友們踴躍參與,一同感受田園城市帶來的綠色療癒與美學創意。

Previous Article 蔣萬安挑擔踩街 力挺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 蔣萬安挑擔踩街 力挺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
Next Article 熊讚首度跨市搗蛋! 壞壞眼神萬聖裝亮相桃園萬聖城 熊讚首度跨市搗蛋! 壞壞眼神萬聖裝亮相桃園萬聖城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