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台東報導

為強化臺東地區酒癮防治網絡,促進公共安全與民眾健康,交通部高雄區監理所與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近日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正式建立跨機關合作夥伴關係。此舉象徵醫療體系與監理機關攜手,將「公共衛生思維」納入交通安全政策,共同推動「從懲罰走向治療」的新模式,讓酒駕防制更具人本精神與長期效益。
簽署儀式由高雄區監理所馮靜滿所長與臺東醫院梁祐瑋副院長主持。雙方將針對臺東地區接受酒駕裁罰及道安講習之民眾,建立即時輔導轉介與回報機制,使潛在酒癮風險者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醫療評估與專業協助。此合作不僅有助於降低重複酒駕風險,更提供早期介入契機,促進社區安全與整體健康。
臺東醫院指出,酒癮是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若能及早辨識與介入,能有效減少個人與社會健康風險。本次合作不僅是制度串聯,更是公共衛生思維的落實。醫療團隊將提供藥物治療、心理評估與復歸支持,協助個案恢復健康生活與社會功能,實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核心精神。

臺東醫院自獲衛福部核定「酒癮深耕計畫」以來,已設立「酒癮特別門診」,由專責醫師與臨床心理師提供整合式治療服務。院內除提供衛福部補助藥物(如 Naltrexone)及針對經濟困難者提供就醫補助外,也推動健康教育與家庭支持,倡導「酒癮可治,應及早治療」的觀念,並延伸服務至社區,朝「無酒駕健康臺東」的願景邁進。
高雄區監理所馮靜滿所長表示,監理單位長期關注酒駕防制,深知僅靠懲處難以根除問題。與醫療體系合作,可讓酒駕民眾在道安講習時同步獲得健康評估與心理支持,達到預防再犯與健康促進的雙重目標。臺東醫院梁祐瑋副院長則強調,酒癮防治需政府、醫療與社會共同參與。此次合作深化了轉介與追蹤機制,也提升民眾對「酒精使用障礙是一種可治療疾病」的認知。

此合作意向書的簽署,象徵臺東地區在推動公共衛生導向之酒癮防治上邁出關鍵一步。未來雙方將持續整合監理、醫療及社區支持網絡,透過教育宣導、健康篩檢與轉介治療等多元策略,共同實踐「零酒駕、零傷害」的社會願景,守護臺東鄉親的健康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