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586/記者張淑慧報導】74歲的顧先生,原本是公務人員,並非過度使用膝蓋的族群,卻在50多歲時就開始飽受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困壤,長達20年。初期右膝「卡卡」不順,隨後演變成反覆發炎積水,劇烈疼痛終日相隨,嚴重影響他的退休生活品質,即使近期注射玻尿酸也無法改善,讓他不得不正視積極治療的必要性。
今年二月,顧先生來到高雄秀傳紀念醫院,求診於骨科林書樊醫師。經診斷,他的膝關節已嚴重退化至第四級,積水發炎狀況十分痛苦。林醫師決定採用院方引進的「ROSA機械手臂輔助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為他重拾行動的希望。
回憶起手術經驗,顧先生驚喜表示成果斐然,術後隔天他就能下床活動,僅3天便順利出院,更令他振奮的是,短短一週後,他竟然可以輕鬆騎乘自行車,恢復速度之快,讓他感動直呼:「告別膝蓋疼痛的日子,真是無比舒暢!」顧先生今(10/27)日精神奕奕地現身分享親身經歷,感激林醫師的精湛醫術,讓他擺脫長年的折磨,重獲行動自由,真正開啟了退休後的「膝」哈人生。
院長傅尹志表示,本院超前部署引進機械手臂輔助技術,此次以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進入智慧精準醫療新紀元,傳統手術高度仰賴醫師經驗與手感,如今透過ROSA機械手臂的精準輔助,不僅能在術中即時調整術前規劃,更可精確結合韌帶平衡與安全區間設定,使手術更加精準安全,大幅降低微小誤差所衍生的長期風險。
傅院長以「蓋房子」比喻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強調每個步驟的精密對位至關重要,機械手臂的高精度輔助,能有效控制微小誤差,降低手術失敗率,延長人工關節使用年限,堪稱智慧醫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高雄秀傳以前瞻視野與完善準備,積極回應民眾對高品質醫療的需求。
骨科林書樊醫師表示,顧先生是自己執行「ROSA機械手臂」手術的首例成功案例,迄今已協助9位患者重獲「膝」望。他強調,這項微創手術具備「高精準度」、「手術更安全」、「恢復期更短」、「出血量少」以及「長期效果良好」等五大優勢。相較於傳統手術,機械手臂技術猶如為醫師開啟「超準導航」,透過術前精密數據分析與最佳切削方案模擬,並在手術中即時偵測校正,能將誤差降至最低,成功率高達九成以上,人工關節壽命更可達10年以上的平均值。。
林醫師最後溫馨提醒,民眾若發現自己爬樓梯速度變慢、上下坡時膝蓋卡卡、或走遠路就隱隱作痛,都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警訊。輕中度患者可透過復健或注射治療,但一旦疼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手術便是重拾行動力的重要考量選項。
高雄秀傳紀念醫院表示,為深耕在地醫療,服務鄉親的關節困擾,醫院正積極籌備「關節重建中心」與「關節重建特別門診」,未來將提供更專業、更貼心的治療與醫療服務,打造北高雄的醫療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