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2025無限影展 放映韓國票房冠軍電影《聽說》
小小搗蛋來報到 大寮戶政萬聖節驚喜迎賓  與幼兒園攜手打造歡樂魔法日
出席「2025大海開吃記者會」 陳其邁邀請品嚐高雄最鮮美海
系列最萌通勤夥伴 『嘿美3D造型一卡通』  111療癒登場
高雄市新認定二位文化資產保存者 「刺繡」林全誠 「布袋戲偶盔帽製作技術」蘇志榮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高雄市新認定二位文化資產保存者 「刺繡」林全誠 「布袋戲偶盔帽製作技術」蘇志榮
文教

高雄市新認定二位文化資產保存者 「刺繡」林全誠 「布袋戲偶盔帽製作技術」蘇志榮

王 承綸
王 承綸
Published: 2025/10/30
Share
13 Min Read
高雄市新認定二位文化資產保存者 「刺繡」林全誠 「布袋戲偶盔帽製作技術」蘇志榮
(中左)林全誠藝師、(中右)蘇志榮藝師獲高雄市政府認定為文化資產保存者肯定。(高史博提供)
分享文章

高雄市政府今(2025)年經無形文化資產審議大會通過,新增登錄二項認定二位保存者,包含傳統工藝類「刺繡」項目,保存者為林全誠藝師,以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布袋戲偶盔帽製作技術」,保存者蘇志榮藝師。同時精選二位藝師作品,自今(30)日起至11月9日於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一樓東走廊空間,舉行《繡冠群倫─無形文化資產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指定保存者特展》,展現高雄市在地文化能量與傳統藝術之美。

圖説:副局長簡美玲頒贈證書予保存者蘇志榮藝師。(高史博提供)

高雄市目前已登錄37項無形文化資產項目、4項文化資產保存技術,總共指定51個保存者。今(30)日,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簡美玲代表高雄市政府頒發登錄證書,關心在地文化資產保存的市議員簡煥宗、左營區新光里里長黃麗純,以及來自霹靂布袋戲操偶師林奎協與藝師的親友到場祝賀。

簡副局長提到,授證儀式不僅僅是法定程序,也希望對於奉獻者是榮耀表章。他相信布袋戲偶戴上蘇志榮藝師製作的盔帽一定能神氣十足,精湛演出。林全誠藝師跨越一甲子的刺繡,針線已像是身體的一部分,非常不簡單。在科技影響的當今社會,二位藝師堅持數十年的手藝十分不容易,高雄市政府將持續與保存者共同努力推廣,讓更多市民認識高雄市的無形文化資產。

圖説:副局長簡美玲頒贈證書予保存者林全誠藝師。(高史博提供)。

簡煥宗議員提及像鼓山地嶽殿吉勝堂八家將也獲得無形文化資產身分,在地的文化需要大家一起重視,透過文化資產的保存,讓下一代的人知道在地故事。林全誠藝師表示此獎屬於高雄市的榮譽,以及旗津的光耀。他邀請大家到旗津的時候不只是為了海產,還能到繡莊認識臺灣的刺繡。蘇志榮藝師感謝布袋戲團的同業的支持,他沒有想到從布袋戲的主演到盔帽製作技術也可以獲得認證,一路走來千言萬語只有感謝大家。

高史博館長李文環歡迎大家到高史博欣賞藝師精湛的手藝。與此同時,博物館三樓現正展出之《繡布上的歷史—微型展》,觀眾可近距離認識原、漢的刺繡技法,賞析傳統與現代的刺繡之異。

圖説:高雄市布袋戲偶盔帽製作技術保存者蘇志榮與作品。(高史博提供)

文化局說明,刺繡具備悠久歷史與多元化的表現形式,高雄市傳統工藝新增「刺繡」項目,認定林全誠為保存者,林藝師刺繡技術結合色彩及形式的運用,反映常民生活美學。林全誠藝師來自旗津龍鳳繡莊,技藝師承其父林清水,從事臺灣刺繡已近一甲子。林藝師長年堅持以手工刺繡,擅長技術為宗教繡品人物臉部之「開臉」、高繡與金蒼平繡技術,並對於神衣、八仙綵、桌裙、頭旗等臺灣傳統宗教繡之工序與技法嫻熟,為高雄地區刺繡文化脈絡下之適當者。

文化局表示,布袋戲偶盔帽為傳統表演藝術「布袋戲」實踐中不可或缺之物件,高雄市文化資產保存技術新增登錄「布袋戲偶盔帽製作技術」,並認定蘇志榮為保存者。業界人稱「紅燈師」的蘇藝師,以長期現場觀察、演出體悟及自學過程,累積製作經驗,精通完整的盔帽製作工序,具備獨特技法及設計製作文化脈絡。其製作之盔帽曾獲黃海岱、黃俊雄等著名布袋戲師,以及具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身分之團體,如「明世界掌中劇團」、「長義閣掌中劇團」等多家布袋戲團青睞使用。

圖説:高雄市刺繡保存者林全誠與作品。(高史博提供)
Previous Article 2025桃園國際新創機器人節開幕 打造桃園成為機器人與AI應用的新基地 2025桃園國際新創機器人節開幕 打造桃園成為機器人與AI應用的新基地
Next Article 系列最萌通勤夥伴 『嘿美3D造型一卡通』  111療癒登場 系列最萌通勤夥伴 『嘿美3D造型一卡通』  111療癒登場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