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日本慢食年會 臺東團隊分享臺東的飲食文化
2025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 11/4-11/11熱力開戰 
阮丹青唱盡人生四季 從山到海從旅途到舞台 闊別樂壇華麗回歸
《The Outlaw Doctor 化外之醫》 再傳佳績 榮登澳洲公視 SBS 影音平台首部上架台劇
Wols 唱出苦中帶笑的人生希望 嘆人生苦悶也要笑著換氣用力站起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立冬」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
合作媒體

「立冬」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

品觀點
品觀點
Published: 2025/11/04
Share
11 Min Read
「立冬」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
「立冬」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
分享文章



2025/11/03 17:32:46文/民俗專家楊登嵙教授

2025年11月7日12點05分節氣來到「立冬」,「冬」有「終」或是「凍」的意思,「立冬」節氣的到來,代表著冬天已經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陽氣潛藏,陰氣盛極,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2025年「立冬」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虎、兔、羊、豬,切勿暴飲暴食,否則容易腸胃受損而引發各種疾病。有神經緊張的傾向,必須盡量多休息,多做適量運動以放鬆身心!多注意休養生息,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去解決各種難題。

以下提供食、衣、住、行、育、樂的「立冬」開運養生及禁忌:

一、食的開運大法:

冬季進行食補,是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在冬季應少食生冷食物,也不宜過量的進補。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

「立冬」這一天,有所謂的「補冬」,因為古人認為冬季天氣寒冷,需要補充營養,所以「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開始高朋滿座,有些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養精蓄銳,補充元氣,元氣足,神清氣爽,好運氣跟著到,不再無精打采,畏畏縮縮。

二、衣的開運大法:

1.天氣寒冷,五行喜火調候,火的顏色為紅色、粉紅色、紫色、紫紅、橘紅色等暖色系,穿著顏色鮮艷、亮麗、活潑且鬆軟衣物,讓自己心情也亮起來,開心起來,神采飛揚,好運氣就跟著來。

2.冬天要多注意防寒保暖,關心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特別是老人、孩子以及身體抵抗力較差的朋友。

三、住的開運大法:

1.燈光開運:我們需要溫暖的家,不是看起來冷冰冰的家,家需要感性的色調,所以,家裡的燈光要暖色系,要太陽光色調,而不是冷白色,若都是冷色調,會讓家人感覺家是不溫暖的,心情低落,甚至不想回家。有太陽光的暖色調也可以提升宅運,何不趁此機會將老舊不明亮的燈具換掉?

2.家飾開運:將家中黑色、深藍色、灰黑色等冷色系的窗簾、門簾、枕頭、棉被等,更換成紅色、粉紅色、紫色、紫紅、橘紅色等暖色系。沙發或椅子可以加上暖色調的坐墊及背墊,相信感覺會煥然一新,家裡的氣場馬上提升,運勢就跟著好。

3.擺飾開運:樹木本來是在戶外生長的,我們若是用盆栽,移到室內栽種,這樣樹木會變成屬陰,須將其「轉陽」,就是在樹上綁一些紅色、金色漂亮的彩帶或小飾品。器具損壞,不堪使用,應丟棄而不是堆積在家裡,造成老舊雜亂。

四、行的開運大法:

應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神清氣爽,好運自然來。

五、育的開運大法:

吸收陽氣:適當的戶外活動,曬曬太陽,吸收太陽的陽氣,對身體健康、對運氣,都有幫助。

六、樂的開運大法:

不可自我封閉,好像把自己一人關在家裡,適當的聚集人氣,適宜的與朋友聚會,能讓委屈得到宣洩,內心不會孤單、寂寞,能讓你心裡充滿溫暖,有利提升運氣。

(本文作者為 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 創會理事長 楊登嵙 教授)

Previous Article 他去歐洲出差!海關一看「隨身平安符」嚇壞 他去歐洲出差!海關一看「隨身平安符」嚇壞
Next Article 「我家的兩岸故事」山東盛大開展 沈春池基金會搭建文化交流新橋樑 「我家的兩岸故事」山東盛大開展 沈春池基金會搭建文化交流新橋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