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投入改善經費近3,000萬元 提升二水鄉道路品質
「半線光影.斐然成彰」 2025彰化閱讀節11/11登場
打通八堡一圳29公里水岸廊道斷點 二水鄉硯墨之道正式啟用
彰化自由車閃耀全國! 田中高中與大村國中勇奪9金6銀1銅
駁二期間限定露營12月登場 「港邊露營趣」線上報名去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南大成立跨國AI與機器人聯合實驗室 聚焦「自然溝通」研究
文教

南大成立跨國AI與機器人聯合實驗室 聚焦「自然溝通」研究

蔡清欽
蔡清欽
Published: 2025/11/05
Share
9 Min Read
南大成立跨國AI與機器人聯合實驗室 聚焦「自然溝通」研究
南大校長陳惠萍與臺日研究團隊共同揭牌,象徵合作正式啟動。(圖/南大提供)
分享文章

國立臺南大學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與日本東京都立大學(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TMU)合作成立「自然溝通智慧與機器人」(Natural Communication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NCI-R Lab.)聯合實驗室,並於114年11月5日在南大府城校區舉行揭牌儀式。新實驗室聚焦人工智慧與人機互動的跨國研究,展現臺日學術合作的新進展。


▲南大師生陪同東京都立大學學者參訪榮譽校區OASE實驗室,展現AI研究交流成果。(圖/南大提供)

活動當日,南大資訊工程學系主任林朝興率領師生接待日本教授一行,前往榮譽校區參訪OASE實驗室。會中由南大李健興教授與東京都立大學久保田直行教授、大保武慶助理教授共同交流研究構想,雙方團隊並討論後續的技術與學術合作方向。隨後兩校研究團隊轉赴府城校區知識應用暨網路服務研究中心,由校長陳惠萍主持揭牌,研發長林大偉、國際長呂英治、理工學院院長孫光天等人出席,共同宣告合作啟動。


▲南大資訊工程系團隊與日本教授交流AI研究構想,展現學術連結的新能量。(圖/南大提供)

臺日聯合實驗室NCI-R Lab.由東京都立大學溝通與認知系統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Community-centric Systems, CcS)與南大知識應用暨網路服務研究中心(Knowledge Application and Web Service Research Center, KWS)共同成立,以「自然溝通」(Natural Communication)為核心理念,結合人工智慧、語用學與人機互動等研究,發展能進行語言與非語言交流的智慧系統。研究方向包括跨語言語音辨識(涵蓋臺語、英語、日語及原住民族語)、生成式AI應用,以及量子計算智慧(Quantum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QCI)等,期望推動教育、語言學習與人機共學的新應用。

校方指出,南大KWS研究中心由李健興教授於2010年創立,長期深耕人工智慧、知識應用與網路技術發展。近年來,中心團隊在「人類觀自在智慧」(Observation with Comfortable Intelligence, OCI)適性學習、量子計算智慧(QCI)體驗學習與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教育應用等領域成果豐碩,並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合作開發本土語言AI模型,研究成果已多次於國際會議發表,展現南大在AI研究的持續能量。

國立臺南大學此次以與東京都立大學成立之聯合實驗室為起點,持續推動跨國研究與人才交流,並與更多國際夥伴攜手,探索人工智慧與人文交流的更多可能。期待在全球AI發展的浪潮中,南大與世界各地的學術社群共同思考科技與人之間的智慧連結,讓「自然溝通」成為下一代國際合作的關鍵語言。

Previous Article 南分署「小人提計畫」展成果 助中小企業強化人力、迎戰AI新時代 南分署「小人提計畫」展成果 助中小企業強化人力、迎戰AI新時代
Next Article 歡慶純正德系OPEL回歸台灣感恩三週年,歐吉汽車隆重舉行三週年感恩祭 歡慶純正德系OPEL回歸台灣感恩三週年,歐吉汽車隆重舉行三週年感恩祭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