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林亭翰當正念老師助人走出恐慌 頭部開刀拿出血塊 神隱一星期不願家人擔心
「2025臺東慢村生活節」 讓「食」光倒轉
「丟掉頭腦,去海邊 Forget Your Tangal」特展 11月8日至12月7日美術館展出
臺東國際身障日表揚10位模範者 饒慶鈴:以「友善共融」為核心 打造無障礙城市
ARKis 擔任首日 IFT 旅展演出嘉賓 8人8種享受法旅遊觀念大不同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紋化痕跡》展重返原鄉 排灣‧魯凱女性文手文化再現族群記憶
合作媒體

《紋化痕跡》展重返原鄉 排灣‧魯凱女性文手文化再現族群記憶

屏東時報
屏東時報
Published: 2025/11/07
Share
10 Min Read
《紋化痕跡》展重返原鄉 排灣‧魯凱女性文手文化再現族群記憶
《紋化痕跡》展重返原鄉 排灣‧魯凱女性文手文化再現族群記憶
分享文章

【記者戴英薇/瑪家報導】 承載南島語族深遠文化記憶的《紋化痕跡:排灣‧魯凱女性文手文化藝術展》,今(11/6)於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文物館特展室正式開展。本展由文化部、原住民族委員會及臺南市政府指導,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與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同主辦,並由屏東縣霧臺、來義兩鄉公所及普樂地文化資產傳承保護協會合辦,匯聚五館深耕的研究成果,讓逐漸消逝的「文手文化」以新的形式重現族群精神與女性力量。

▲紋化痕跡藝術展11月6日於文化園區開展。(圖/原發中心)

傳統紋手的文化記憶與復振脈絡

「文身」是南島語系民族的重要文化實踐之一,從紐西蘭毛利族、菲律賓卡林阿族到臺灣的泰雅、賽德克、排灣與魯凱族,皆以身體紋飾記錄生命階段與社會身份。排灣族稱之為kivecik tua lima/nakivecik,魯凱族則稱kiapacase,象徵女性的身分、秩序與德行。已逝魯凱族耆老柯梅花曾言:「kiapacase對女性而言,是純潔與堅毅的象徵。」這份精神正是現代文化復振中最珍貴的文化資產。

然而,自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以降,及戰後新生活運動的社會規訓下,文身文化一度被視為陋習。此次展覽即從復振的角度出發,回望被遮蔽的歷史,並致敬那些在禁令與偏見中仍堅持記錄的研究者與族人。

▲紋化痕跡藝術展11月6日於文化園區開展。(圖/原發中心)

五館合作與二十年研究成果呈現

展覽以近二十年來針對排灣族與魯凱族女性文手文化的田野研究與文獻整理為基礎,從族群觀點出發,梳理文手在傳統社會中的身分意涵與象徵脈絡,進一步探討其在當代文化復振中的價值與延伸,整合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札哈木會館、屏東霧臺魯凱族文物館、來義原住民文物館及屏東縣普樂地文化資產傳承保護協會等地方館舍的共同策展力量。展覽從文手圖紋、族人訪談、歷史影像、當代藝術等面向,探索女性文手在族群傳統與現代社會中的意義轉化。

▲紋化痕跡藝術展11月6日於文化園區開展。(圖/原發中心)

展覽重返原鄉──從臺南到屏東

2024年首展於臺南生活美學館引起熱烈迴響,今年移展至屏東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象徵展覽「回家」的意義。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主任邱黃肇崇表示,讓展覽回到排灣與魯凱的土地,不僅象徵文化的返鄉,更是集體記憶的歸位。感謝臺南市政府以及所有參與本展策畫與研究的人員,讓族人的文化得以被重現、被看見。

其中參與策展研究並致力保存手文文化的邱霄鳳老師,對於在場的排灣族、魯凱族族長者表達感謝:「謝謝你們陪著我們走過這20年,這條路雖然艱難,但我們的文化不可以被抹滅。能看到文手再度被理解與尊重,是最大的安慰。」本次特展以女性文手文化的歷史軸線為核心,透過實體展品、影音紀錄,邀請觀眾理解文手不僅是圖騰,更是女性生命史的書寫。

展覽將持續至2026年3月1日,歡迎各界民眾前來參觀。相關資訊可至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官網查詢 http://www.tacp.gov.tw。展覽地點|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文物館特展室,展覽期間|114年11月6日~115年3月1日。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Article 臺南市佳里區「六安好室」 社會住宅開工動土 盼提供民眾居住好選擇 臺南市佳里區「六安好室」 社會住宅開工動土 盼提供民眾居住好選擇
Next Article 守護森林生態 振興山村經濟 首波林下經濟產品驗證,開啟農林共生新契機 守護森林生態 振興山村經濟 首波林下經濟產品驗證,開啟農林共生新契機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