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跨縣市消防交流 新竹縣義消宣導姊妹參訪基隆市消防局中正分隊
若竹兒愛心園遊會登場 翁章梁拍賣21年玉山陳高甕酒做公益
基隆推動免費到宅育兒指導 陪伴新手爸媽安心育兒
「原聚・山海屯」首場登場 泰雅文化魅力全場綻放 沈文程獻唱掀高潮
鳳凰颱風將構成威脅 嘉縣籲農漁牧業做好防颱準備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春風四十載 慧燈照杏壇 盧燈茂榮膺雙獎
文教

春風四十載 慧燈照杏壇 盧燈茂榮膺雙獎

蔡清欽
蔡清欽
Published: 2025/11/09
Share
10 Min Read
春風四十載 慧燈照杏壇 盧燈茂榮膺雙獎
盧燈茂(中)獲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傑出系友獎,今天在成大接受頒獎。
分享文章

南臺科技大學前校長盧燈茂,以天圓地方的精神,在現有基礎與資源上積極找問題並解決,作為他人生行事的準則,從事教職工作40年,更不遺餘力培育人才。優異表現,今年獲得教育部資深優良教師獎,日前再獲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傑出系友獎,9日在成大頒獎,堪為教師的表率,實至名歸。


▲盧燈茂(右二)獲教育部資深優良教師獎。

今天在成大接受表揚後,盧燈茂表示,在邁入古稀之前,回顧前生,從小在求學和農作中成長,無形中已融入耕讀人生之基因。在教育事業上,順勢而為,訂目標,擬策略,佈方法,恆心執行。社會對我的獎勵和肯定,可謂對自己和社會皆已達到原訂之目標,此生無憾!人生不求完美,可接受就好。他謙虛地說,人生之六藝,禮樂射藝書數,仍需多加學習和體會,在未來耕讀人生中,能更加精進!


▲盧燈茂榮膺教育部資深優良教師獎、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傑出系友獎,雙獎臨門。

盧燈茂嘉義縣新港鄉出生,鄉下種田,泥地長大,少時立下志向,刻苦勤學,通過了考試院普考69和高考71機械工程科;他熱愛運動,尤其田徑項目,年輕時參加各種運動會,獲得35面獎牌,也曾獲嘉義高中與嘉義縣新港鄉文昌國小傑出校友、中華民國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卓越貢獻校長獎等殊榮。

民國74年,他到南台工專(現為南台科大)從事教學與學術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並指導學生實作競賽,曾獲教育部TDK創思設計競賽冠軍及美國匹茲堡和德國紐倫堡發明展銀牌獎。

盧燈茂說,民國74年獲得成大機械碩士,放棄中山大學及諸多工作機會,到南台工專,從講師做起,三年後升等副教授,81年再回成大進修,於85年獲機械博士學位,期間積極研究,發表眾多學術論文,在87年12月升等教授,並獲得國科會甲種研究獎助5次,也獲得南台科大唯一的傑出研究獎。

在89年,擔任該校機械系主任,整頓機械系,配合專科轉型為科大學制,學生人數達2,000多人,為全國最大機械系,專任教授達57位;隔年兼任工程學群召集人,接受教育部以院為主的評鑑,於91年擔任首任工學院長,成立南台第一個機電博士班,整合資源成立奈米科技中心,使該校學術研究成果進入輝煌的時代。

盧燈茂獲多項榮譽肯定,八年前,他榮獲南台科大董事長的賞識,代理校長,期間承辦全國大學校長會議,當時前總統蔡英文也親自蒞臨,107年擔任南台第四任校長,以除弊興利為原則,對學校各項問題進行全面整治,例如學生社團大樓和天圓地方廣場、在水一方親水廣場、更新120間普通教室、整建音樂廳、擴建風雨球場和田徑場、整修學生第二宿舍和諸多職員辦公室、校史館、增建五座大樓電梯、整建書香庭園等,促使校園軟硬體煥然一新,贏得各界的讚譽。


盧燈茂在一任四年治理校務期間,正好碰到新冠肺炎,大陸禁止學生來台,台灣少子化急速下降等等三重衝擊下,仍穩健帶領南台向上提升,獲得教育部二個類產線計畫和一個智慧工廠大型補助計畫,師生國內外競賽表現優異,普遍受到各界好評,校務基金也在有效的開源節流運作下,再累積約八億元;同時,也因治校績效卓越,屆齡後再獲董事會予延任半年的肯定。

Previous Article 國際品管圈大會台北落幕 匯集16國菁英創156萬美元觀光效益 國際品管圈大會台北落幕 匯集16國菁英創156萬美元觀光效益
Next Article 鳳凰颱風將構成威脅 嘉縣籲農漁牧業做好防颱準備 鳳凰颱風將構成威脅 嘉縣籲農漁牧業做好防颱準備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