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高雄綠雙姝爭市長提名 邱議瑩林岱樺別苗頭
吳宗憲痛批賴政府官員 彷彿乩童上身
民進黨:藍白黨魁會面淪批綠大會無助團結
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藍白合協商不成用民調
地方砲打中央?桃議會質詢批交通裁罰搶錢 揭2023年全台罰鍰破300億
02.Banner_工作區域 1-F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自由不能靠晶片換 台灣需要看清國際戰略中的現實主義
合作媒體

自由不能靠晶片換 台灣需要看清國際戰略中的現實主義

品觀點
品觀點
Published: 2025/11/12
Share
12 Min Read
自由不能靠晶片換 台灣需要看清國際戰略中的現實主義
自由不能靠晶片換 台灣需要看清國際戰略中的現實主義
分享文章



2025/11/11 15:04:10文/觀點主筆室

前總統蔡英文在柏林自由論壇(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發表演說時,再度強調韌性是民主生存的關鍵。這場以「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為題的演說,從民主防衛談到資訊戰、從疫情談到晶片,語氣誠懇,獲得國際肯定。蔡英文指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全球繁榮的基石,呼籲民主國家團結,共同維護自由的價值。然而,這場演講的另一面,也讓人不得不提出幾個現實而尖銳的追問:自由與和平,有可能永遠仰賴他人的善意嗎?當國際局勢轉變、產業布局重洗時,台灣的「被需要」能支撐多久?

蔡英文所言不虛,台灣的晶片確實是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國際政治與經濟都很現實;在快速變動的地緣政治中,過往的互信與道義日趨於邊緣化,任何的不可取代性都只是暫時的。在台灣蹲了幾十年馬步的台積電,現在已在美國、日本、德國設廠分散風險,對企業而言這是必要的國際化策略,卻也意味著去台化正在悄然進行。

當晶片可以在亞利桑那、熊本或德勒斯登生產時,國際對台灣的戰略依賴也將同步稀釋。這不僅是台積電的決策,而是受到現實的結構觸發。國際政治中,小國不能只有一招一式,也不能只寄望於他人的需求,那終究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動的處境;真正的韌性,不只是靠被需要維繫,而是即便在大國博弈的賽局中被世界邊緣化,也仍有自立的能耐。

蔡英文任內大幅提高了國防預算、推動不對稱作戰、建立防衛動員體系,但當她說「台灣把挑戰化為養分」時,人們也有理由追問:養分是什麼?是更多的飛彈?更多的軍購?還是一種能讓社會在戰爭與和平之間保持穩定的能力?韌性不應只是軍事的代名詞,它也應包括能源、自主產業、糧食與心理防線的全盤策略。當戰爭不再是短期衝突,而是長期消耗時,真正的韌性考驗的是社會能否承受風險、維持秩序與信任。這部分,台灣跟真正的成熟恐怕還有一段距離。

過去幾年,國際輿論常以「矽盾」(Silicon Shield)形容台灣的戰略價值。但若某天這面盾牌不再有效呢?若戰爭爆發,台積電可以暫停運作、設備可被轉移,但人民要去哪裡?政府能否確保緊急撤離、糧食供應、通訊不中斷?這些才是真正檢驗國家韌性的問題。德國的能源戰略、芬蘭的全民防衛、冰島災害後的社會重建能力,都是將「韌性」延伸到社會體系的例子。台灣若只談國防預算,只談背靠高科技產業做為後盾,而不談社會承載力與風險治理,最終仍難以應對極端情境。

當蔡英文感謝G7、歐盟與德國議會對台海和平的聲援時,我們不能忽略另一層現實—國際政治從來不是善意的遊戲,在美中競逐的大棋盤上,台灣是棋子還是棋手,取決於是否具備主動調整的能力。真正的安全,不是被保護,而是能談判自己命運的籌碼。正因如此,各部會、企業與地方政府能否同步提升對策,成了當前最關鍵的課題。當外部環境快速變化,台灣需要的是全局性的戰略協調,而非停留在政治語言裡的韌性敘事。

蔡英文在柏林說台灣不是被恐懼擊垮,而是把挑戰化為養分。這句話固然令人動容,但養分不能只靠意志,而是要有制度作為扎根的土壤。台灣的安全不應被簡化為靠晶片換自由與和平,更不能在眼下只靠軍購堆砌信心。

真正的韌性,是清醒地認識自身的脆弱,並用現實的行動去補強,並提前為未來的產業與經濟發展去謀劃一盤大棋。因為只有當國家戰略、社會信任與產業自主能相互支撐時,台灣才能在大國博弈中不再只是被保護的對象,而是能夠談判自主命運的主體。

柏林的掌聲雖熱烈,但國際政治從不靠善意維持,台灣若把安全寄託於被需要,終將失去談判的籌碼。真正的韌性,是當世界不再圍繞我們時,仍然保有能站穩的能力。

Previous Article 2025第四屆中道高峰會登場 以「人工智慧.文化轉型」開啟AI新時代對話 2025第四屆中道高峰會登場 以「人工智慧.文化轉型」開啟AI新時代對話
Next Article 中油三接預算離譜暴增!國民黨團批「綠色掏金術」掏空國庫 中油三接預算離譜暴增!國民黨團批「綠色掏金術」掏空國庫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