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高市早苗的豪賭正逼台灣站上火線
唯一橫跨洲際彩虹音樂節!台灣粉絲嗆聲:愛之日常陣容「本地更猛」
《玖壹壹南北貳路音樂節》天團玖壹壹震撼開唱 粉絲擠爆台中水湳
《玖壹壹南北貳路音樂節2025》!蕭煌奇脫口秀現場 合體李炳輝「目中無人」最經典
區界帝君廟祝壽團参加存仁定安宮官大帝聖誕千秋 陳金麟:保佑人人健康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高市早苗的豪賭正逼台灣站上火線
綜合

高市早苗的豪賭正逼台灣站上火線

編輯中心
編輯中心
Published: 2025/11/17
Share
14 Min Read
高市早苗的豪賭正逼台灣站上火線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圖/翻攝新華社)
分享文章

日本政壇長年流傳一句政治口號:「台灣有事,日本有事」原意本是一種地緣安全共同體的強調,然而近來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相關言論,卻讓這句話衍生出全然不同的戰略風險。事實上,從區域情勢的總體觀察來看,「日本有事,台灣未必有事」,才是更貼近現實的判斷。問題在於,高市早苗以其缺乏外交與國防決策歷練的背景,將這句口號推向一種高度政治化、甚至危險性的方向。

Contents
  • 缺乏安全戰略經驗的首相
  • 日本的戰略盤算與誤判
  • 民意的熱情與政策的冷靜
  • 台灣的選擇與領導人的責任
  • 避免把自己推向懸崖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圖/翻攝新華社)

缺乏安全戰略經驗的首相

一般而言,日本歷任首相在成為內閣首長之前,多曾擔任外務大臣、防衛大臣,或至少歷練過這兩個部會的副手。但高市早苗並無相關經驗。這並非形式上的不足,而是決定國安戰略判斷的重要基礎。也因此,她對日本自衛隊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間的實力差距缺乏基本認知,對當前東亞軍事情勢的理解亦顯不足。

在國會上,高市早苗聲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本的存亡危機狀態,因此自衛隊得以行使集體自衛權」。這段話被日本前首相石破茂視為「歷任首相從未跨越的紅線」,並非因為其政治立場與台灣有何差別,而是這種表述直接涉及日本戰後和平憲法的根本變動,甚至提供了未經討論的「開戰正當性」框架。

日本的戰略盤算與誤判

日本歷來希望藉台灣議題強化日美同盟的凝聚力,同時推動解禁集體自衛權、修改和平憲法,甚至提升自衛隊的軍事地位,使日本走向「正常國家」之路,這並非秘密。然而,高市早苗將這一系列目標透過極端敘述「一次到位」,反而引發了國際反效果。

美國總統川普以「中國是美國的好朋友,不像有些盟國佔盡便宜」暗示不認同日本的冒進;俄羅斯則明確表示,日本不必再對「北方四島」存有幻想,並加大軍事部署。種種反應顯示,日本若以台灣議題作為推動軍事正常化的槓桿,可能面臨原本企圖迴避的地緣壓力全面回潮。

高市以拉近與朝鮮的關係作為補強策略,但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直接以「歷史侵略與血債須償」回擊,亦顯示日本外交空間的尷尬。接著,中國派遣多艘軍艦穿越大隅海峽、宮古海峽,並以中英日等語言發出警告;俄羅斯亦派核轟炸機巡弋日本周邊空域。這些舉動使日本防衛部門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圖/翻攝新華社)

民意的熱情與政策的冷靜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早苗的強勢表態,反而在日本國內獲得高達八成以上的支持。這一現象並非難以理解:在地緣緊張的大氛圍下,強硬言辭最能迅速引發象徵性的「安全感」。但民意的熱情並不等於戰略的正確方向,尤其在涉及國家戰爭與和平的議題上,更需冷靜與專業判斷。

日本若以情緒化對抗情勢、以象徵性語言挑戰敏感紅線,最終付出的代價往往是人民。正因如此,領導人的責任不在於迎合情緒,而在於維持穩健、避免誤判。

台灣的選擇與領導人的責任

台灣在此脈絡中同樣面臨重要抉擇。兩岸關係雖然仍存在深度緊張,但仍有包括「和平協商」「司法協議」乃至「經美國居中協調的談判」等多種和平途徑。台灣不必也不應自我推向武力對抗的唯一選項。

然而,一旦日本因誤判而引爆區域危機,台灣是否將被捲入,同樣取決於自身領導人的判斷力。國際媒體曾將賴清德形容為「魯莽的領袖」,台灣更須警惕:面對高度不確定的東亞情勢,任何缺乏準備、缺乏專業或情緒化的決策,都可能將整個島嶼推向危險邊緣。

領導人必須回答的不只是「台灣要不要戰」,更是「台灣能不能避免戰」。台灣需要的不是賭徒式的決斷,而是嚴謹的策略、冷靜的風險評估,以及對人民生命最負責任的選擇。

避免把自己推向懸崖

當日本以台灣為「口號上的戰略支點」之際,台灣更應避免成為他國戰略盤算的工具。日本是否誤判、是否被情緒驅動,固然影響區域情勢;但台灣領導人的智慧,才是真正決定台灣是否被捲入戰火的關鍵。

台灣不該被動等待「台灣有事」的發生,而應主動確保「台灣無事」成為可能。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被推向深淵,並維持自身的最大安全空間。(前民眾日報資深記者 屈文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Previous Article 唯一橫跨洲際彩虹音樂節!台灣粉絲嗆聲:愛之日常陣容「本地更猛」 唯一橫跨洲際彩虹音樂節!台灣粉絲嗆聲:愛之日常陣容「本地更猛」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