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蘭陽仁愛之家安養及長照聯合家屬座談會溫馨登場 妙志法師:促進緊密交流 共創安心照護環境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躍升Eduniversal「五片棕櫚葉」最高榮譽 挺進全球頂尖菁英商學院
迪卡儂「野迪祭」攜手大淵 以沉浸體驗開啟新生活態度
百年酒魂登台!Viva México 龍舌蘭掀起台墨文化魅力
斃死禽畜工廠飄惡臭 宜縣府承諾加速環保專區選址評估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電光社區酒麴植物園開箱」!來到台東玩里山 看植物變美味,文化體驗一次到位
合作媒體

「電光社區酒麴植物園開箱」!來到台東玩里山 看植物變美味,文化體驗一次到位

火報
火報
Published: 2025/11/17
Share
11 Min Read
「電光社區酒麴植物園開箱」!來到台東玩里山  看植物變美味,文化體驗一次到位
「電光社區酒麴植物園開箱」!來到台東玩里山 看植物變美味,文化體驗一次到位
分享文章

Contents
  • 走進電光最生活化的里山場景
  • 酒麴植物園的重生,文化從土地再次長回來
  • 雷公火竹炮讓土地的聲音在山谷間迴響
  • 從田邊到餐桌品嚐里山哲學
  • 電光的里山旅程文化、自然與味道的完整體驗





「電光社區酒麴植物園開箱」!來到台東玩里山  看植物變美味,文化體驗一次到位
邀集社區居民共同建置酒麴植物園,並以藥草製作酒麴,讓釀酒文化得以持續。/圖片來源: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

記者 陳聖偉 / 報導

走進電光最生活化的里山場景

走入台東關山的電光社區(農村再生社區),旅人最先感受到的並不是城市的熱鬧,而是一種貼近生活的從容。山腳下的河階地、佈滿農作的田區、竹林交錯的小路,構成了部落最自然的日常風景。這裡的生活與環境密不可分,也展現了里山精神的核心:在人與自然的互動中,找到共享、共存的平衡。電光沒有刻意商業化的造景,而是用真實生活呈現里山最原生的樣貌。

酒麴植物園的重生,文化從土地再次長回來

電光社區的旅程從一座不起眼卻意義深遠的酒麴植物園展開。阿美族傳統的酒麴文化牽動著釀酒、料理與祭儀,但用於製麴的十餘種植物隨著時代變遷逐漸被遺忘。為了找回這些文化脈絡,部落耆老與青年共同復育這些植物,打造出「不彎腰酒麴植物園」,讓文化重返土地。走在園中,旅人可以理解酒麴植物如何依循季節採集,為何採集不能過量,以及傳統生態知識如何在生活中運作。里山精神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每一株植物所展現的深層關係──自然被使用,但依然能持續生長;文化被傳承,但仍留有與土地共同呼吸的節奏。

邀集社區居民共同建置酒麴植物園,並以藥草製作酒麴,讓釀酒文化得以持續。/圖片來源: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

雷公火竹炮讓土地的聲音在山谷間迴響

過去族人利用地形優勢、毒魚藤戰術,及竹炮巨響製造的震撼,一度擊退清軍、成功守護家園。這場事件被後人稱為 「雷公火之役」,成為阿美族在臺東守護土地的重要歷史記憶。

現在的竹炮體驗,是族人把這段歷史講給旅人聽。耆老示範挑竹、削竹、加熱的方式,也提醒大家竹炮不是玩樂,而是一份力量的象徵。當竹炮聲在山谷間炸開,一陣震動傳到胸口時,你見的不是爆裂聲,而是跨越百年的守護故事。那種震動彷彿讓人聽見自然與部落之間歷久彌新的對話。在里山的語境中,這即是「尊重自然」最直接的象徵。

在「雷公火之役」重要的竹炮,現已成為部落體驗重要環節,向旅人講述電光部落的歷史。/圖片來源: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

從田邊到餐桌品嚐里山哲學

旅程最後停在「寶媽食堂」,由來自高雄的移居青年(孟祥瑜)小孟將酒麴與野菜轉化成一道道讓人驚喜的部落料理。酒釀慢燉肉、野菜拼盤、清爽的酒麴甜點……每一道菜都彷彿是一段文化故事。食材來自附近田地、野菜來自山邊、田間,而酒麴則是植物園知識的延伸。里山精神在餐桌上具體呈現:食物不是單純的菜色,而是人、土地與文化共同創造的成果。吃下這些料理,也是在品味一段部落的生活記憶。

酒釀料理在寶媽食堂中由移居青年 孟祥瑜(小孟)以新的形式呈現在大眾面前,開啟新的商機。/圖片來源: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

電光的里山旅程文化、自然與味道的完整體驗

今日的電光社區,已經形成了一條能讓旅人體驗里山生活的完整旅遊路線,在酒麴植物園理解文化從土地復甦的過程;在竹炮的聲響中感受部落對自然的敬畏;最後再透過一餐料理,把所有感受化為味覺的記憶。電光用最真實、最沒有距離感的方式呈現里山精神,這裡的文化不是展示,而是生活。在電光,旅人走進的不是觀光景點,而是一段靜靜與土地同行的里山日常。

Previous Article 「AI耗電急遽攀升」台積電百億度綠電需求引戰 天能綠電如何成為科技大廠首選? 「AI耗電急遽攀升」台積電百億度綠電需求引戰 天能綠電如何成為科技大廠首選?
Next Article 台灣薪資平均數的陷阱?  結構性失衡七成勞工困境 台灣薪資平均數的陷阱? 結構性失衡七成勞工困境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