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蔡佩軒婚後人妻生活甜到爆 先享受兩人世界 寶寶喜訊再等等
step.jad依加「夜奔」台北開唱 憑天賦與自學音樂衝上舞台高峰
江宏恩出來混就是要還的 遭反撲淪孤身下場 淒涼到連演員都心疼
最年長選手王中皇加入男單賽事 江宏傑更沒有不參賽的理由
萬芳對演戲很自在開心 昔日唱片大賣卻不快樂
02.Banner_工作區域 1-F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東區全面動起來!大巨蛋拾光祭啟動冬日城市經濟熱潮
合作媒體

東區全面動起來!大巨蛋拾光祭啟動冬日城市經濟熱潮

品觀點
品觀點
Published: 2025/11/21
Share
10 Min Read
東區全面動起來!大巨蛋拾光祭啟動冬日城市經濟熱潮
東區全面動起來!大巨蛋拾光祭啟動冬日城市經濟熱潮
分享文章



2025/11/21 17:10:32文/品觀點編輯中心

台北新地標—臺北大巨蛋,迎來首次大型城市慶典《臺北大巨蛋拾光祭》!專為潮流人士與文青世代打造最 Chill、最好看的生活派對,邀請大家一起見證「新東區生活」的誕生。為期兩週的活動,串聯大巨蛋場館內外精彩企劃,從大巨蛋延伸至整個東區,打造完整城市慶典體驗。大巨蛋場館內於 11月22、23 日推出「民歌大團圓」演唱會與味全龍「粉絲感謝祭」,以音樂與運動凝聚城市熱度;場館外則是 11 月 21 至 23 日在松菸大道舉辦《一起上東區》風格市集,集結 22 家東區經典品牌,從拉麵、甜點、早午餐到微醺特調全都有,並推出多款市集限定料理。現場搭配 DJ 演出,也設置網美打卡區、互動體驗與休憩裝置,宛如把整個東區搬進大巨蛋,呈現最道地的東區風格生活。

此外,拾光祭號召超過 60 間東區店家及大巨蛋園區夥伴,至12月7日前推出集點活動,橫跨美食、餐酒、選物、生活體驗。活動期間於合作店家消費即可累積點數,三點可換扭蛋券、十點可抽百項大獎,包括飯店住宿、iPhone 17、PS5 等,從大巨蛋一路玩進整個東區,開啟屬於冬日的城市探索之旅。

《臺北大巨蛋拾光祭》剪綵儀式現場眾星雲集,包括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台北市議長戴錫欽、議員秦慧珠、許淑華、張文潔…等都共襄盛舉,副市長林奕華更看好大巨蛋與東區的串聯合作,預期活動期間可望為東區商圈帶來超過30萬以上的人潮,副市長林奕華表示:「臺北大巨蛋現在成為台北市的新地標,今年截至九月創造142億經濟效益,東區的部分帶動9億相關消費,就知道從大巨蛋到東區復興南路做很好的串聯,帶動整體商圈經濟發展,很謝謝大巨蛋設計這樣一個完美的活動。」

台北市議長戴錫欽也相當讚許大巨蛋首次舉辦這樣盛大的城市節慶,帶動商圈共榮共好,戴錫欽表示:「臺北大巨蛋帶來的經濟效益能越來越龐大,我們對大巨蛋很有信心,能逐漸透過行銷、口碑把這樣大巨蛋獨特的魅力發揮出來,希望大家共榮共好,接下來跨年就要到了,經過那麼多年的操演,能繁榮商圈城市的活動我們都樂觀其成。」

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楊舜欽表示:「我們希望臺北大巨蛋不再只是球賽與演唱會的場館,更是「東區生活核心」新起點,串連復興、敦化與松菸商圈的城市綠洲。從館內的民歌演唱會、職棒感謝祭,到館外「一起上東區」活動,一系列期間限定的「拾光祭」盛典,創造台北市民全新的東區記憶,也喚醒人們對東區的情感連結。」

《臺北大巨蛋拾光祭》活動開啟台北冬季第一波城市宣傳,結合東區商圈與巨蛋園區周邊單位,透過一波波活動,開啟大巨蛋經濟,驅動新一波商業熱潮,讓大家在音樂、市集、美食與探索中,重新感受東區魅力。完整活動辦法與合作店家資訊,請參閱「臺北大巨蛋拾光祭」活動官網公告。

( https://www.2025eastwave.com.tw/ )。

Previous Article 新壽董事會通過北士科地上權解約 塗銷登記、還地給北市府 新壽董事會通過北士科地上權解約 塗銷登記、還地給北市府
Next Article 外送專法恐衝擊產業 平台協會示警:全年恐蒸發460億、5萬外送員受影響 外送專法恐衝擊產業 平台協會示警:全年恐蒸發460億、5萬外送員受影響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