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下一個十年,看東協。索引新聞《東協商情》每日為您嚴選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 最關鍵的財經頭條,從政府政策、產業版圖到投資布局,一次看懂。讓您在趨勢起漲前就掌握關鍵資訊,領先市場鎖定下一個成長據點。
【索引新聞|記者黃振綱 越南訊】
河內外交部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蓄勢待發的熱切,隨著總理范明正啟程飛往科威特、阿爾及利亞與南非,越南正試圖在美歐中之外,硬是擠出一條新的經貿賽道。 這不僅是一次高層外交出訪,更是越南政府向產業界發出的明確訊號:「去中東、去非洲找錢」。對在越台商而言,最直接的紅利在於**「越南製造」將獲得進入這些高門檻市場的政治通行證,特別是針對能源合作與新興消費市場的關稅談判正全面加速。
這波外交不只握手,是去談生意的

這幾天在河內政商圈,「G20」與「中東」成了熱搜關鍵字,越南外交部副部長阮明姮在行前記者會上,罕見地用了極具商業企圖心的字眼形容這次出訪。
☑ 鎖定油元與新興市場
官員不再只談友誼,而是直接點名科威特(能源)、阿爾及利亞(貿易)與南非(G20主辦國)是未來的重點。根據越南外交部與經濟部資料,越南正尋求與這些國家建立更緊密的「投資合作空間」,目標是突破現有貿易額瓶頸,讓越南企業能吃到中東主權基金與非洲人口紅利的蛋糕。
☑ 加速 FTA 談判進程
真正讓製造業有感的是「制度性障礙」的排除。越南政府明確表示,將利用此次出訪加速與中東、非洲區域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對於目前受困於歐美需求疲軟的廠商來說,這意味著未來從越南出口到這些「非傳統市場」,有望獲得比競爭對手更低的關稅優惠。
☑ 能源穩定與勞務輸出
除了賣產品,越南更想買「能源安全」。與科威特等產油國的深化合作,直接關係到越南國內製造業能否獲得穩定的油氣供應,避免重演缺電危機;同時,政府也計畫擴大對中東的勞務輸出,這將間接緩解越南國內部分地區的就業與外匯壓力。
跟著越南政府的「外交紅利」走

這波外交攻勢,台商該怎麼解讀?是不是該把目光從太平洋彼岸,稍微轉向印度洋西側?
☑ 出口導向台商:分散風險的新出口
做消費品、食品加工或輕工業的台商老闆,第一反應通常是「那裡市場太遠」。但若越南成功簽下相關 FTA,你的「越南製造(Made in Vietnam)」標籤就突然增值了。這是一張避開歐美反傾銷稅、通往擁有強大購買力(中東)或人口基數(非洲)市場的入場券,特別是清真(Halal)商機值得現在就開始佈局。
☑ 供應鏈與能源:電更穩、料更足
對於高耗能的傳產或電子廠來說,這波外交的隱性紅利是「能源穩定」。越南若能從中東獲得穩定的能源承諾,北越工業區的供電風險就會降低。此外,若你的原物料(如塑化原料)依賴中東進口,未來的雙邊協議可能會降低你的採購成本。
☑ 下一季的佈局:你準備好「換軌」了嗎?
如果 2026 年歐美市場持續疲軟,這條「中東—非洲線」會不會成為你的救命稻草?真正的轉折點將出現在雙邊貿易協定簽字的那一刻,屆時物流路徑與金流系統都將重組,你的業務團隊現在是否已經有人在研究科威特或南非的進口法規了?
專家見解:這波「沙漠淘金熱」,台商該衝還是該觀望?

東協商會|理事長黃振綱
這幾天不少台商朋友拿著新聞來問我:「理事長,越南跑去跟中東人打交道,跟我們做代工的有什麼關係?」我總是笑著回他們,別只看熱鬧,要看懂背後的現金流邏輯。站在跨國投資的角度,這是一場國家級的「風險對沖」。
☑ 中東市場看得到吃不到?
很多老闆覺得中東、非洲水太深,但在我看來,這正是「越南殼」最好用的時候。你自己去談,沒有邦交、沒有稅務優惠,成本高到嚇人;但跟著越南政府的 FTA 走,你是用「越南在地企業」的身分進場。我的建議是:先盤點你的產品是否具備「普世性」(如食品、建材、基本消費品),如果是,現在就該讓當地的越南籍幹部去關注商務部的貿易媒合清單,用最小的成本去試水溫。
☑ 能源合作對我們有何實質好處?
這點更務實,越南缺電是大家心裡的痛。這次總理去科威特,核心談的就是能源。對我們這些在工業區設廠的人來說,國家級的能源供應協議簽下來,比我們自己裝幾片太陽能板有效得多。我不建議大家直接去投資當地的能源項目,那不是我們的戰場;但你應該關注越南與這些國家在「工業區能源配套」上的合作案,選擇那些有中東資金參股、供電承諾更硬的工業區,才是分散營運風險的高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