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下一個十年,看東協。索引新聞《東協商情》每日為您嚴選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 最關鍵的財經頭條,從政府政策、產業版圖到投資布局,一次看懂。讓您在趨勢起漲前就掌握關鍵資訊,領先市場鎖定下一個成長據點。
【索引新聞|記者劉品萱 馬來西亞訊】
吉隆坡的會展中心這幾天擠滿了背著筆電的開發者與新創家,空氣中瀰漫著程式碼與咖啡的香氣。這是歐洲雲端通訊巨頭 Infobip 首次將其旗艦大會「Shift」搬到東南亞舉辦,而不僅僅是設個辦事處。這場盛會釋出一個強烈訊號:東協的「數位客服」正從傳統的電話簡訊,全面升級為 AI 驅動的對話式商務(Conversational Commerce)。對台商而言,這意味著若想在東南亞做生意,你的「客戶接觸點」必須更聰明、更自動化。
歐洲獨角獸為何選中吉隆坡?

☑ 首度移師亞洲,鎖定長期抗戰
Infobip 在剛落幕的「Shift KL」大會上明確表態,將在東南亞建立「長期且可持續」的營運基地。這不只是賣軟體,而是要透過扶植本地新創與開發者社群(DevRel),建立黏著度極高的生態系,直接挑戰 Twilio 等美系對手在亞洲的地位。
☑ AI 讓「已讀不回」變成「自動成交」
重點不在發簡訊,而在「生成式 AI」。Infobip 展示了如何將大型語言模型(LLM)整合進 WhatsApp 與 Messenger。這意味著商家不再需要請一堆客服小編回覆「多少錢?」,AI 能自動完成從諮詢到下單的全流程。
☑ 吉隆坡:東協的數位中樞
選擇吉隆坡而非新加坡,顯示 Infobip 看中大馬在「成本」與「技術人才」間的甜蜜點。這與微軟、Google 近期在大馬投資雲端基建的邏輯一致——這裡正成為東南亞 B2B 軟體服務(SaaS)的實際運作中心。
別再用人力回 Line 了
☑ 跨境電商與品牌主:客服效率的「軍備競賽」
在東南亞,消費者極度依賴「聊天購物」。台商老闆過去常頭痛於「請不到懂中文/英文/馬來文的客服」。隨著 Infobip 這類平台落地並強化 AI 功能,現在是導入 多語言 AI 機器人 的最佳時機,能 24 小時接單,且成本比養人便宜太多。
☑ 軟體與系統整合商(SI):API 串接商機浮現
Infobip 的策略是「平台化」,他們需要在地的合作夥伴來協助傳統企業導入系統。如果你是做 CRM、ERP 或 POS 系統的台商,主動尋求與這些國際通訊巨頭串接(API Integration),將是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的捷徑。
☑ 接下來幾季:你的競爭對手可能「秒回」客戶
當 AI 客服成為標配,消費者的耐心將會歸零。未來半年,台商需密切觀察同業是否開始使用「自動化行銷工具」。若你的回應速度還停留在「人工手打」,在轉化率上將會面臨對手的降維打擊。
參考資料
☑ 《Infobip aims to build sustainable long-term presence in Southeast Asia after Infobip Shift KL (Q&A)》,2025-11-24,TechNode Global
☑ 《Infobip brings global tech conference Shift to Kuala Lumpur》,2025-11-18,Digital News Asia
☑ 《Conversational commerce adoption rises in Southeast Asia》,2025-09-10,eMarketer
專家見解:東南亞「聊」出來的生意怎麼做?

東協商會|理事長黃振綱
☑ 為什麼「對話式商務」在東協這麼重要?
很多台商用台灣的邏輯看東協,覺得「架個網站、投投廣告」就好。但在東南亞(尤其是印尼、馬來西亞、越南),信任感是建立在「對話」上的。消費者不相信冷冰冰的網頁,他們相信「有人(或看起來像人)」回應。Infobip 這類工具的價值,在於它能用 AI 模擬這種「溫度的連結」,同時解決台商最頭痛的語言隔閡與跨時區管理問題。
☑ 中小企業負擔得起這種高科技嗎?
這是常見的誤區。現在的雲端通訊服務(CPaaS)都是「用多少付多少(Pay-as-you-go)」。對於剛起步的台商,你不必花大錢買斷軟體,反而可以用低成本測試市場。我的建議是:先從 WhatsApp Business API 開始,因為那是馬來西亞滲透率最高的 App,把最常被問的 80% 問題交給機器人,剩下 20% 棘手的才轉給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