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彰化縣政府積極處理特定寵物業不當飼養案件 41隻貓全數緊急收容安置 全面守護動物福祉
彰化縣政府辦理罹病兒童圓夢活動 讓愛與溫暖成為孩子對抗病魔的力量
「2025彰化縣媽祖祈福文化節」 眾神護佑福氣滿滿 歌聲祈願幸福彰化
2025 Meet Taipei 落幕 新竹市「晶鏈新竹」專館深度鏈結國際與產業資源
雲林水溝清淤3.56萬噸、1211公里 強化排水韌性邁向零淹水永續家園
02.Banner_工作區域 1-F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何不食肉糜的萊爾校長蹭周子瑜 誰跟你有錢有閒聽演唱會
合作媒體

何不食肉糜的萊爾校長蹭周子瑜 誰跟你有錢有閒聽演唱會

品觀點
品觀點
Published: 2025/11/24
Share
10 Min Read
何不食肉糜的萊爾校長蹭周子瑜 誰跟你有錢有閒聽演唱會
何不食肉糜的萊爾校長蹭周子瑜 誰跟你有錢有閒聽演唱會
分享文章



2025/11/24 13:44:01文/觀點主筆室

韓國人氣女團TWICE上週在高雄舉辦演唱會,賴清德總統受訪時點名周子瑜,表示近年有許多外國巨星、天團都來台開唱,代表台灣經濟進步,「台灣人有錢又有閒,可以買演唱會票追星」。此話一出,全國譁然,根據最新網路投票結果,64.8%的國人表明從沒看過演唱會,另外根據主計總處統計,今年前3季經常性薪資為4萬7751元,雖創近25年同期最大漲幅,但低於此平均薪水的員工高達69.77%;對於近七成低於平均薪水,也買不起演唱會票的人來說,賴清德的「有錢又有閒」聽來格外諷刺,讓人忍不住要提醒萊爾校長莫忘世上苦人多。

賴清德總統自從上任後,失言不勝枚舉,尤其大罷免時氣勢磅礡的表示要團結十講,從國家、團結、憲政體制到國防,儘管總統府不願承認與大罷免有關,但內容針對性極強。不過總結前四講,從「長毛象」、「打掉雜質」、「不是多數就贏」,以及「發一萬買個菜就沒了」等說法,都淪為外界笑柄,在野黨喜孜孜不斷呼籲賴清德繼續講、勇敢講下去,反倒是綠營擔憂影響投票結果,制止後續開講,也讓十講停留在四講就嘎然而止。

但賴清德的剛愎自用與驕傲豈容質疑,就算沒有了團結十講,他還是要繼續高談闊論刷存在感,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公布對等關稅,眼看將重創台灣經濟,賴貼文寫「至少我們還有音樂」,讓人質疑總統不急,急死小老百姓;立法院、行政院近日修正財劃法,地方政府為了一分一毫錙銖必較,賴宣稱「台灣人有錢又有閒」,讓人懷疑賴清德是活在另一個平行宇宙嗎?

日前《經濟學人》的報導引發各界議論,戳破台灣外表亮麗的經濟數字下,是勞工長期低薪、產業集中於半導體產業鏈、壽險業潛藏匯率風險以及貧富差距擴大等歷史共業。相較於賴政府這邊總是高調宣示台灣出口產值擴大,股市再創新高,經濟「具備驚人韌性」。

然而勞工薪水呢?政府長期以「國際競爭力」為由壓低人力成本,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低價優等生」,半導體獲利屢創新高,然而「出口急升、薪資不動」的矛盾模式卻未有檢討,除去科技業,其他年輕世代薪資所得幾乎凍漲,另一頭房價十年翻倍,賴清德有看到這些沒錢沒閒看演唱會的年輕人,個個在生活經濟壓力下的困境嗎?

面對網路投票結果64.8%表明從沒看過演唱會,網友也忍不住嘲諷「沒看過都是窮人、賴清德說國人很有錢」、「把1萬元普發金拿去孝敬韓團,對國家經濟一點幫助都沒有」、「高雄演唱會場地不收一毛錢,且花人民納稅錢請來表演!綠共不敢說的實話…」。

演唱會經濟從來不是民生經濟,而是少數人的高端消費,賴清德卻把演唱會熱潮視為經濟景氣的象徵,令人忍不住感嘆:古有晉惠帝何不食肉糜,今有萊爾校長何不看演唱會?萊爾校長的「台灣人有錢又有閒」,反映的不是經濟現實,而是凸顯政治人物與庶民生活的嚴重隔閡。剛

Previous Article 藍委批對美談判全面黑箱 林沛祥:12兆台幣不是外交籌碼是人民血汗錢 藍委批對美談判全面黑箱 林沛祥:12兆台幣不是外交籌碼是人民血汗錢
Next Article 台灣不能在黑箱中被推向臨界點 台灣不能在黑箱中被推向臨界點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