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極端飲食法能讓體重快速下降,但減的時候痛苦,復胖的時候更痛苦。體重像溜溜球般反覆震盪,下次再想減下來,只會變得更困難。想讓身體好用又好看,模仿紙片人節食不如學運動員鍛煉,同樣是瘦,運動員打造的結實精瘦,才是更健康且更穩定的狀態。
真正要避免的不是變瘦,而是從虛胖變成虛瘦。要做到這點,第一步是戒掉容易讓人發福的飲食方式,接著改吃能提高基礎代謝率的食物。怎麼吃,才能讓身體真正開始變好?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在新書《淨心安好:108個不生病的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處方》中提到,改善飲食與提升代謝,是四十歲後維持體態與健康的重要關鍵。

年過四十,享瘦從改善飲食著手
基礎代謝率下降、骨質疏鬆與肌力流失,是四十歲後容易遇到的三個問題。有運動習慣的人,可以不必太擔心。基礎代謝率下降後,即便跟從前吃同樣分量,身材仍可能逐漸走樣。尤其應酬多、喝酒多的人,腰部特別容易囤積脂肪,也就是俗稱的中年發福。
真胖還是假胖,可以從腰圍判斷。女生不超過八十公分、男性九十公分以下,都還算可以接受。若腰身消失、脂肪擠出褲頭,暗示內臟脂肪偏高,最好及早減重。
可從七八分飽開始訓練自己的胃。每餐減量二成到三成,特別是白飯、麵條、麵包等主食,吃到不餓即可,不能吃到撐。讓胃慢慢習慣、慢慢縮小。當身體不需花太大力氣消化時,許多人反而精神更好,也比較不會飯後立刻疲累。
避免食速過快,至少吃二十分鐘
很多時候人並非真的餓,而是心裡餓,或大腦誤判以為自己很餓。從開始進食到飽足訊號傳到大腦,大約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鐘。
如果火速吃完一個便當,甚至兩個,很可能早已吃過量。身體能適應少吃,也能適應多吃。長期過量,加上代謝下降,很容易出現「一暝胖一寸」的情況。
建議先聞再吃,細嚼慢嚥,延長進食時間,讓飽足訊號有足夠時間傳到大腦。軍警消醫護等工作性質導致用餐時間超短的人,可在休假時刻意練習慢食,測試自己的真正食量,避免在快速進食時不自覺吃太多。
不只熱量,酒精也耽誤你的燃脂效率
烈酒酒精濃度高,熱量偏高。葡萄酒熱量中等,啤酒較低,但加上下酒菜,量可能瞬間翻倍。酒精進入體內後,身體視其為優先代謝的物質,燃脂順位被往後挪。若飲酒過量傷肝,肝臟代謝脂肪的能力更會大幅降低。
酒精還會干擾維生素B1的吸收與利用,使碳水化合物與脂肪代謝能力下降。運動員並非完全不喝酒,但多半會在賽事期間節制甚至禁飲,以免影響訓練成果。想想要深蹲多少次才能抵銷一杯酒的熱量,喝或不喝,是值得慎重思考的問題。幫助新陳代謝,吃對喝好很重要人生由一連串選擇構成,選擇塑造身心狀態。以下五項,是能切實提升代謝的好做法:
01、溫開水
許多荒謬的快速減肥,掉的是水分不是脂肪。研究顯示,只要改善喝水習慣,不增加運動量也能逐漸變瘦。喝水能促進脂肪分解與代謝廢物,並有助於預防便祕,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式。
02、胺基酸食物
與水一樣能促進脂肪分解。奶、蛋、豆類都屬此類,是增肌減脂首選。蛋白質充足,才能生成肌肉;肌肉量增加,是提高基礎代謝率最關鍵的方式。衰老與健康老化的差距,也源於肌肉量的不同。
03、含碘好食
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重要礦物質。甲狀腺素能促進細胞代謝、增加耗氧量並刺激組織生長。海帶、昆布、紫菜、海苔等海中食物都是良好來源。
04、辛香美味
能溫暖身體的辛香料,如薑黃、老薑、生薑、辣椒、蔥、洋葱、大蒜、黑白胡椒,都有助新陳代謝。但辛香料容易刺激食欲,享受美味時仍需控制份量。
05、維生素B群
B1促進醣類代謝、B2促進脂肪代謝、B6促進蛋白質代謝、B12參與紅血球生成並維持神經系統運作。若日常飲食均衡,小麥胚芽、麥片、糙米粥、納豆、開心果、臭豆腐等食物即可提供足量的維生素B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