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10月在中國市場僅繳出26,006輛的銷售成績,市占率從9月的8.7%降至3.2%,銷量急跌至三年新低。《路透》報導分析,在中國內需疲軟與價格戰的雙重夾擊下,市場憂心特斯拉今年恐面臨中國市場首次全年銷售下滑的慘況。
分析師指出,特斯拉正被多家中國本土品牌從「四面八方」夾擊,中國新勢力小米汽車(Xiaomi)正式進軍高端電動車市場,第三季銷量逼近10.9萬輛,緊咬特斯拉17萬輛的成績,更首次實現單季盈餘;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小米汽車旗下SU7轎車與YU7休旅車屢次發生安全事故,但10月仍在中國市場締造銷售新高。
另一個急起直追的品牌是零跑汽車(Leapmotor),該公司自2015年成立後進展緩慢,但今年在銷售與股價表現上皆超越多數同業;其主打中型SUV「C10」,價格僅約特斯拉Model Y的一半,零跑汽車憑藉其垂直整合生產模式有效壓低成本,並與歐洲車廠Stellantis成立合資企業,積極擴大海外市場。
中國2024年電動車銷售冠軍目前為吉利(Geely)旗下的幾何星願(Geome Xingyuan),主打萬元人民幣以下入門級市場;初期雖非特斯拉直接競爭對手,卻反映中國消費者日益精打細算、以CP值為首選的消費趨勢。
同時,華為也以聯合造車模式崛起,與賽力斯(Seres)、奇瑞、北汽等傳統車廠合作推出AITO品牌,M8休旅車在高端市場大受歡迎。華為不僅提供智能座艙與駕駛系統,更以品牌信任感拉攏消費者,逐步成為特斯拉在中國最具威脅的科技競爭者之一。
雖面對強敵環伺,特斯拉Model Y仍位居中國電動車市場第六名,不過業界普遍認為,特斯拉的產品線過於老舊,Model 3與Model Y分別問世近五年與四年,未有重大改款已無法與快速迭代的中國品牌抗衡。
中國汽車諮詢機構Sino Auto Insights創辦人Tu Le認為,「特斯拉透過降價與非降價式促銷手法,成功延續舊車款的生命週期,但多重考驗還是緊咬特斯拉不放。」Tu Le進一步強調,2026將是特斯拉在中國的關鍵轉折年。
特斯拉本月舉行年度股東大會,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表示,期望「全自動駕駛」(Full-Self Driving, FSD)系統能在2026年初獲得中國政府核准;然而,考量中國對智慧駕駛系統有嚴格的網路安全與數據規範,FSD在中國的推廣仍充滿變數。
值得注意的是,荷蘭主管機關RDW(國家車輛管理局)近日罕見發聲,呼籲特斯拉粉絲不要再寄信或留言要求批准,並強調此舉「毫無影響力」,更會增加客服負擔。此事件源自於特斯拉日前於X平台(原Twitter)貼文鼓勵粉絲,透過連結向RDW表達支持,甚至聲稱RDW已承諾將於2026年2月核發荷蘭國家級核准,進而讓其他歐盟國家跟進。
然而,RDW迅速駁斥此說法,表示從未做出此承諾,也尚未保證會核准該系統,強調所有審查仍在進行中。RDW表示目前已排定特斯拉展示FSD技術的時程,最快將於明年2月做出初步決定,但具體時程與結果仍須視技術測試結果而定。
另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資料顯示,該單位已於10月針對特斯拉FSD功能展開調查,起因是多起駕駛人反映系統操作導致違規或危險駕駛行為。儘管特斯拉對外宣稱FSD能夠實現自動駕駛,實際上系統仍要求駕駛人手握方向盤、隨時介入操作。
特斯拉近年多次暗示車主未來可透過軟體升級,將車輛轉為「無人計程車」(Robotaxi),不僅能自行上路,還能在主人睡覺或出國期間替其賺錢;但這項承諾至今尚未實現,公司也改口稱未來版本需配備額外硬體才能達成完全自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