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關於「以詐欺使開標生不正確結果罪」的詳細討論
助光復救災與重建 饒慶鈴:感謝臺東超人光榮歸隊
臺東縣府推視障按摩專業 11/29市民廣場百元體驗
《我們六個》馬志翔演活外遇父 自嘲出門遭路人狠瞪!
晉升全創作歌手 突破舒適圈譜曲 洪言翔感謝公司「硬性鼓勵」 音樂能量爆發已有近10首創作
02.Banner_工作區域 1-F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長庚醫療體系第四屆兒少保護研討會登場 跨域打造更全面安全網
合作媒體

長庚醫療體系第四屆兒少保護研討會登場 跨域打造更全面安全網

News586傳媒
News586傳媒
Published: 2025/11/25
Share
9 Min Read
長庚醫療體系第四屆兒少保護研討會登場 跨域打造更全面安全網
長庚醫療體系第四屆兒少保護研討會登場 跨域打造更全面安全網
分享文章

長庚醫療體系第四屆兒少保護研討會登場 跨域打造更全面安全網

【News586/記者彭慧婉報導】由長庚醫療體系與多個公私部門共同舉辦的「第四屆兒少保護全人醫療照護研討會」於今(25日)隆重登場,匯聚中央及地方政府、醫界、司法、教育及社政等跨領域專家。研討會以「跨域整合,全方位守護兒少」為主軸,回應兒少保護個案日益複雜的現況,期待透過跨專業合作與科技應用,持續強化兒少安全防護網。

長庚決策委員會名譽主委陳昱瑞表示,長庚紀念醫院在兒少保護領域已推展十餘年,從院內通報制度、跨科室整合,到建立體系化流程,均展現醫療端在兒少保護中的關鍵角色。他指出跨專科合作包括急診、小兒、外傷、影像醫學、社工與心理等專業,透過長期協作使彼此理解更為接近,也讓實務處理更流暢。其表示事件發生後的介入終究是「補強」,真正的問題往往源自家庭脆弱因素,呼籲前端預防之重要性。

桃園市政府副秘書長賴淑華代表張善政市長出席,並肯定長庚醫療體系與跨領域團隊長期支持桃市府兒少保護工作。賴副秘書長指出,桃園市近期於少年服務工作導入科技分析工具,結合教育、社政、警政、司法及醫療端之合作,獲得 「首爾智慧城市獎」,象徵桃園在智慧城市與社會安全領域的整合能力獲得國際認可。賴副秘書長更強調社會局透過跨領域合作,可以更精準掌握兒少可能面臨風險,她感謝長庚醫療團隊長期不分日夜給予桃市府兒少保護個案支持,並期盼透過本次研討會讓安全網更加完善。

高雄長庚醫院院長藍國忠及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長庚醫療體系至2018年起以「以兒少為本」的理念,逐步建立跨專科合作模式,從林口起步擴展至高雄、基隆與嘉義院區,形成本土化且具體系性的兒少保護網絡,服務內容也從醫療走向安置照護、創傷療癒及正向教養等層面,本次研討會集結醫療、教育、司法及地方政府專家,是推動兒少保護制度化的重要一步,他們同時時期盼未來在社安網2.0中能進一步強化「前端預防」,包含支持脆弱家庭、育嬰到宅與持續性服務,以降低兒少保護事件發生。

社會局表示,本次研討會聚集多方專業,從跨域協作到制度化推動,皆呈現兒少保護服務不斷前進的方向。透過中央、地方與醫療、司法、教育、社政等領域的共同努力,期望能建立「看得早、連得上、給得夠」的支持系統,讓每位孩子都能在更安全、更有支持的環境中成長,桃園市政府與長庚醫療體系也將持續攜手,深化合作、提升服務量能,共同打造更完善的兒少安全防護網。

今日包括立法委員王正旭、衛生福利部保護司郭彩榕副司長、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呂念慈簡任技正、桃園市政府社會局蔡逸如副局長、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蔡佩珊主任檢察官,長庚體系兒少保護中心召集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藍國忠院長、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黃璟隆名譽院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邱政洵副院長等均一同出席。(圖:社會局提供)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Article 中市行道樹12/1起免費懸掛燈飾 打造最美節慶城市 中市行道樹12/1起免費懸掛燈飾 打造最美節慶城市
Next Article 強化新進人員法治觀念 竹市稅務局辦理教育訓練結合法令宣導廉能 強化新進人員法治觀念 竹市稅務局辦理教育訓練結合法令宣導廉能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