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8 14:18:32文/資深記者 李錦奇
11月以來,台幣相對美元貶值1.88%,境外基金換算回台幣多有匯兌收益進帳,統計截至27日為止,金管會證期局核備的961檔境外基金(包括股、債、平衡型、票券、另類投資)平均上漲1.75%,其中,624檔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1.56%,55檔混合資產(平衡型)基金平均上漲1.72%;260檔債券型基金平均上漲2.16%。
主要產業型基金來看,科技基金11月以來平均下跌4.17%殿後;10月拉回的黃金,11月快速反彈,黃金貴金屬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13.73%、今年以來135.05%,在各類基金當中居冠。
生技股票型基金平均漲幅也有11.09%,持續反應多家新藥臨床試驗有積極進展、企業併購,以及政策逆風逐漸消退,愈來愈多藥廠用降價來豁免藥品關稅等利多。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艾齊瓦‧菲爾特表示,生技股的四大利多包括:(1)評價優:NBI生技指數總市值佔研發支出比重正處於15年來最低水準;(2)近期二三期臨床試驗成功率上升;(3)併購題材:大型藥廠專利懸崖壓力、更友善的監管環境、政策不確定性消退亦有助併購活動升溫;(4)AI融入產業各環節後,已大幅提升生產力和投資回報率。
富蘭克林黃金基金經理人史蒂芬‧蘭德認為,貿易緊張局勢、去全球化將導致更嚴重的通膨,若事態繼續僵持下去或甚至升級,黃金可能在未來世界扮演重要角色,事實上,世界各地持有其他國家債務與貨幣的意願愈來愈低,黃金成了替代品。再者,黃金與其他資產的相關性較低,是極佳的分散投資工具。
至於主要區域股票型基金,大中華、亞洲(不函日本)股票型基金,11月平均都是虧損,表現居後,主要是受到AI概念股休息拖累,反觀科技色彩較少的如拉丁美洲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7.01%居前,主要也反應高利率的巴西未來降息題材;美國中小型股和東歐股票型基金亦各有4.23%和3.78%漲幅。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團隊投資長 曼拉.塞肯表示,新興市場過去20年結構劇變,產業重心由原物料、能源轉向科技、消費與服務,更有為數眾多的公司成為推動全球經濟運轉的企業。新興市場央行利率與貨幣政策更具彈性,與成熟市場利差縮小,區域內改革聚焦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企業獲利亦開始回升,2023~2027年新興市場企業獲利的年複合成長率預估將有12%~14%的成長幅度,預期這將帶動新興股市相對成熟股市的表現持續改善。
主要債券及平衡型基金部分,平衡型基金受股市回檔拖累而表現普遍遜於債券型基金;債券則以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型上漲3.04%領先,美國政府債券型平均上漲2.6%居次。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12月歲末關注三大央行利率會議:美國聯準會(12/9~12/10)、歐洲央行(12/18)和日本央行(12/19),歐洲央行可能維持利率於低檔、日本央行有再升息可能,投資人則高度期待聯準會能再降息,以及希望藉由主席記者會+經濟展望+利率點陣圖,能窺知新年度美國經濟和資金寬鬆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