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熱血攻頂九五峰!「好友齊步走」用汗水為友誼乾杯
「食」在生活、「藝」在創新 食藝傳承 縣市共推客家文化生活節
公館圓環走入歷史!即起開拆拚11月完工
台灣學聯攜手亞利桑那州半導體團訪新北教育局 共推國際教育
從課後陪伴到自信展現 新北小衛星成果展 孩子們勇敢逐夢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里高萬部落布農族射耳祭典   黃仁夫人王春梅共襄盛舉、重拾傳統與文化
合作媒體

里高萬部落布農族射耳祭典   黃仁夫人王春梅共襄盛舉、重拾傳統與文化

崛起新傳媒
Last updated: 2025/04/13 03:26
崛起新傳媒
Share
7 Min Read
里高萬部落布農族射耳祭典   黃仁夫人王春梅共襄盛舉、重拾傳統與文化
分享文章

里高萬部落布農族射耳祭典   黃仁夫人王春梅共襄盛舉、重拾傳統與文化

里高萬部落布農族射耳祭典   黃仁夫人王春梅共襄盛舉、重拾傳統與文化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 陳明光/台東報導

在臺東縣的這片富饒土地上,臺東縣海端鄉的里高萬部落布農族於昨(11)日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射耳祭典,這場莊嚴的祭典以最原始的傳統方式展現,重現了古老的祭槍儀式。部落領袖陳文明表示,隨著歲時祭儀逐漸轉變為觀光行程,部落族人也漸漸失去了對傳統儀式的敬畏與重視。

在今(114)年的祭典中,部落族人們共同遵循耆老們的口述和集體回憶,重塑了祭槍、獻骨、分食、吹耳、過火、洗眼睛及報戰功等傳統儀式,目地在讓部落的青少年重新認識布農族深厚的射耳祭文化。陳文明指出,這不僅是對祖先智慧的致敬,也是對未來世代文化傳承的負責。

重拾傳統射耳祭典,讓里高萬部落不僅重新連結了過去的文化根基,也增強了族人間的凝聚力。陳文明呼籲更多人關注和參與這樣的傳統活動,以共同維護與發揚布農族的文化遺產。他指出:「保持文化,傳承歷史,讓我們在這份獨特的祭典中,重新認識布農族的美麗與智慧。」

臺東縣海端鄉的里高萬部落布農族於昨(11)日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射耳祭典。

參加儀式的黃仁夫人王春梅表示,這樣的傳統祭典對於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她感受到布農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並鼓勵更多族人和年輕一代參與其中。她強調,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只有在心中時刻銘記,才能不斷發展與傳承。

此外,海端鄉長胡金至也出席了祭典,他表示,身處公部門,將全力支持部落的傳統活動,確保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能夠在未來得以延續和發光發熱。他強調,布農族的團結和傳承對於發展地方文化及觀光事業至關重要。

透過這次射耳祭典的舉辦,里高萬部落不僅重拾了失落的文化傳承,同時也讓每位參與者更深刻地體會到布農族文化的價值和意義。

里高萬部落布農族射耳祭典,黃仁夫人王春梅共襄盛舉。

(廣告)
(廣告)

這篇文章 里高萬部落布農族射耳祭典   黃仁夫人王春梅共襄盛舉、重拾傳統與文化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The post 里高萬部落布農族射耳祭典   黃仁夫人王春梅共襄盛舉、重拾傳統與文化 first appeared on 崛起新傳媒.

Previous Article 2025台灣綠水畫會第35屆會員聯展 2025台灣綠水畫會第35屆會員聯展
Next Article 台東議會議長吳秀華參與廣原村聯合射耳祭典    親民作風惹部落喜愛 台東議會議長吳秀華參與廣原村聯合射耳祭典    親民作風惹部落喜愛

近期消息

侯友宜赴政院討論財劃法及地方補助 強調事權分配要講清楚
侯友宜赴政院討論財劃法及地方補助 強調事權分配要講清楚
熱門
2025/09/13
北檢抗告 柯文哲7000萬交保撤銷 高院:證人範圍不明、前後理由矛盾 發回北院另為適法處理
北檢抗告 柯文哲7000萬交保撤銷 高院:證人範圍不明、前後理由矛盾 發回北院另為適法處理
熱門
2025/09/12
地方爭補助款 民進黨:藍白先道歉再協商
地方爭補助款 民進黨:藍白先道歉再協商
熱門
2025/09/12
黃國昌:柯文哲肯定堅持2年條款
黃國昌:柯文哲肯定堅持2年條款
熱門
2025/09/12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