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5日電/澳洲進口“冷凍豬腳”成首批輸台瘦肉精萊豬,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現在萊豬進口、新台幣升值、產業也外移,賴政府和美國談判到底換來什麼?尤其民進黨對萊豬過去說是零容忍,現在卻說符合標準,整個社會這麼多亂象,經濟部長郭智輝還敢嗆聲台電員工“看不下去,可離開”,但真正該離開的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執政者。 4月29日,1批22.99公噸自澳洲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檢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這是台灣在2021年1月開放萊豬進口以來,首度有進口豬肉被檢出含萊克多巴胺0.001ppm,雖未超過安全容許值超標,仍引發關注。 國民黨團今天召開“萊豬開放、產業外移、台幣升值,政府一昧付出,換到了什麼?”記者會,包括黨團副書記長王育敏、立委葛如鈞、賴士葆等人出席。 葛如鈞表示,近期非常多重要事件顯示賴清德總統、行政院長卓榮泰、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賴卓柯”體制是無能且無為。現在面對美國壓力不斷退縮,人民權益及健康、科學技術、產業利潤都受損,這樣下去真正賣台的是民進黨政府。 ![]() 葛如鈞示警說,近期隨新台幣升值,進口商買萊豬變得更加便宜,未來恐怕有更多萊豬流入台灣市場。加上在美方壓力下,台灣對各國肉品恐怕也不能標註產地;政府為增進各國貿易,可能將畜牧業的農產品進口台灣變成可交換的牌,現在就怕政府都無條件吞下去。 賴士葆則說,傳台關稅談判代表團在美國的談判目前是“氣氛良好”,但世界都在看是不是“跪著談”,台灣是不是通通接受美方要求?尤其近期萊豬事件,行政院應解釋美豬不能標示原產地的說法,不能過去在野都講“零容忍”,現在執政就搬出符合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容許標準。 王育敏表示,政府對萊豬叩關仍未給交代,這批澳洲冷凍豬腳流向是在哪?搞不好過去早有萊豬在民眾肚中,未來要不要標示,食藥署都應盡快給答案。以前開放萊豬是為了台美經貿,但現在怎對其他國家也“開門”? 王育敏質疑,政府對進口肉品把關恐越來越鬆散,過去說逐批抽驗,結果只到2023年就停止。現在是採最低標準2%至10%抽驗,有多少漏網之魚恐連政府都不知道。她呼籲政府應承諾百分百逐批抽驗,尤其正值端午肉品需求大增,即便面對關稅談判壓力,也應捍衛食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