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高偉創 何文勝/高雄報導
為加強民眾防詐意識,湖內分局長期深入社區與校園推動識詐教育,並與轄區金融機構、超商等高風險場域建立通報聯防機制。今年截至目前為止,警方已逮捕面交車手現行犯5人,成功攔阻詐騙金額逾312萬元。分局亦根據內政部「打詐儀錶板」大數據分析,持續調整宣導策略,與詐騙手法同步進化,提升防詐效果。
湖內分局副分局長侯智評日前接受高雄鳳鳴電台專訪,提醒聽眾「防詐無時無刻、無所不在」,並強調反詐意識應融入日常生活、涵蓋各年齡層。他在節目中揭露當前詐騙趨勢,特別指出「假投資詐騙」仍為最常見類型。
侯副分局長分享實際案例:有民眾因誤信LINE上冒充股市名人的帳號,誤信其宣稱「當沖零風險」,投入資金後雖短期帳面顯示獲利,但實為詐騙集團設下的陷阱。在取得信任後,引導被害人加碼投資,甚至抵押房產或向親友借款,最終無法提款才驚覺受騙,損失高達1250萬元。
此外,他也提到「裸聊詐騙」案例,受害人在與網友視訊互動過程中遭側錄不雅畫面,隨即被威脅勒索,造成心理與財務雙重打擊。
侯副分局長提醒民眾牢記:「網路交友談情不談錢」、「投資專員到府取款必定是詐騙」等口訣,強調凡遇要求轉帳或面交現金者,務必提高警覺。如有疑問,應立即撥打110或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他也分享,警政署持續推動「公私合力打詐」計畫,邀請藝人協助宣導,並推出「百斬計畫」檢舉獎勵制度。民眾若提供車手情資,經警方成功逮捕,即可獲得新台幣5萬元獎金,鼓勵全民攜手打擊詐欺。
最後,侯副分局長呼籲,人人都應提高防詐意識,並主動將案例與防詐知識分享給親友,擴大警覺圈,讓詐騙無機可乘。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湖內分局提供
The post 【防詐意識深植日常 湖內副分局長廣播揭露最新詐騙手法】 first appeared on 崛起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