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求職包粽!中市府大屯區徵才邀25家企業、釋出上千職缺 媒合率達六成
北市公園處開辦鏈鋸訓練 培訓防汛救災尖兵
端午送暖 中市環保局贈米關懷資收個體戶
端午花藝香韻繞台中 傳統結合創意打造節慶限定美學
粽香飄烏日!中市農業局攜手烏日農會推廣好米 歡慶端午傳遞食農文化
墨新聞 MORE News > 合作媒體 > 汐止保長社區「艾草粿」遠近馳名 Q軟有料 所得挹注老人共餐
合作媒體地方生活美食

汐止保長社區「艾草粿」遠近馳名 Q軟有料 所得挹注老人共餐

孫 筱華
Last updated: 2024/12/16 14:24
孫 筱華
Share
8 Min Read
汐止保長社區「艾草粿」遠近馳名 Q軟有料 所得挹注老人共餐
汐止保長社區志工製作「艾草粿」,保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麗芳(右一)與 協會理事顏根爾(左一)參與製作。(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分享文章

汐止保長社區位處基隆河谷,過去深受水災和風災之苦,民國94年基隆河員山子分洪工程完竣後,汐止不再淹水,吸引外來青壯年陸續移入,形成新、舊社區融合的局面。保長社區發展協會為推動共融社區,推動「一戶一艾」,並製作成「艾草粿」,象徵新舊社區有如粿皮和內餡融合,原只是志工間相互品嘗,並偶而做為老人共餐的點心,沒想到因外皮Q軟,內餡扎實,香氣和口感十足,聲名遠播,保長社區於是發展成社區小產業,3個賣100元公益價,所得再作為老人共餐之用,有意購買者可與保長里長賴宗福聯繫,服務專線:0921-950973。

協會前任理事長楊理建表示,本草綱目有記載,艾草性溫、味苦,純陽之性,通十二經脈,可理氣血、逐濕寒。在社區的空地或分隔島中央,志工植有許多艾草,協會推動「一戶一艾」,每年發放兩次。艾草不僅可食用,放在家裡亦能驅邪保平安,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會在門口插上艾草,由此可見一斑。

協會理事兼志工顏根爾說,在製作「艾草粿」時會挑起嫩葉,先用開水煮過,去其苦味,浸泡冷水後,打成泥狀,再煮一回,然後揉入糯米粉加水,慢慢揉成麵糰。如做成甜味,則內餡加上紅豆或綠豆;如想吃鹹的,則先用蘿蔔絲炒香菇碎末拌胡椒粉,再做為內餡。

志工專心的手作 每顆艾草粿均秤重,力求規格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熟的艾草粿,香氣撲鼻。(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顏根爾表示,研發艾草粿長達3年,起初是請志工吃,慢慢的修正配料,像是綠豆粿,會加入薑末及糖、鹽,吃起來不僅有綠豆的鬆甜,還有微辣的薑末味;紅豆餡則堅持採用屏東萬丹的紅豆,再加二砂糖。每顆艾草皮重達95公克,紅、綠豆內餡35公克,蘿蔔絲則30公克,因為會再膨脹,純手工製作,份量幾乎是一般老街販賣的機器製作草仔粿一倍以上。在推出的第一年就賣了2千多個,去年光在清明節前後就賣了6千多個,還有人專程來買,帶去國外給親人食用。

楊理建和顏根爾夫妻還將保長路35巷28號的老家,提供做為艾草粿的製作場所,這裡也是保長社區辦理老人共餐的廚房,每當製作艾草粿時,炒香菇蘿蔔絲的香味便會飄進巷內,保長里長賴宗福和擔任保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太太陳麗芳也會到場鼓勵志工,甚至一起手作。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Previous Article 感謝志工無私奉獻  大甲地所邀冬季暖心搓湯圓 感謝志工無私奉獻  大甲地所邀冬季暖心搓湯圓
Next Article 好市多買早餐食材超便利 網友分享童年味「偷渡洋蔥」 好市多買早餐食材超便利 網友分享童年味「偷渡洋蔥」

近期消息

賴清德邀派系便當會達共識 四縣市辦初選
賴清德邀派系便當會達共識 四縣市辦初選
熱門
2025/05/16
黃仁勳搭私人專機抵台 輝達台灣總部傳「落腳北士科」?北市府回應
黃仁勳搭私人專機抵台 輝達台灣總部傳「落腳北士科」?北市府回應
熱門
2025/05/16
藍提反廢死公投案通過 8月23日投票
藍提反廢死公投案通過 8月23日投票
熱門
2025/05/16
連續9年未收到WHA邀請函 邱泰源:努力到最後一刻
連續9年未收到WHA邀請函 邱泰源:努力到最後一刻
熱門
2025/05/16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