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28日電/24席中國國民黨立委與無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遭否決,國民黨挺過首波大罷免。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27日在臉書發文,其中一點提到“這場反罷免,為什麼能夠撼動中間選民?她認為關鍵在於,因為藍營喊的不只是“藍綠對決”,而是“反激進、反仇恨、反對獨裁”,是重新喚回台灣民主的初衷與真義。 楊智伃27日在臉書表示,當大罷免大失敗的塵埃漸漸落下,社會上開始湧現許多分析、建議、鼓勵,也有情緒的宣洩與掙扎。這場風暴不僅是一場選舉行動,更是對台灣民主制度的一次壓力測試。在充斥仇恨與對立的最後倒數時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站上凱道,冒著風雨大聲疾呼:“我們可以淋雨,但台灣不行,民主不行”! 楊智伃指出,朱立倫堅定地說:沒有人可以再被隨意出征,沒有人可以再被隨意貼上誰是“賣台”、誰是“愛台”,我們都愛台灣!他告訴我們:“這是守住台灣民主多元價值的選擇!”因為他知道,要讓台灣繼續走下去,靠的不是分裂與仇恨,而是對話與包容。 楊智伃認為,而最終,我們也在這場結果中看見,許多中間選民,甚至泛綠支持者,選擇投下他們人生中也許從未想像的一張票。但他們這張票,是投給“反民進黨”。是對於一個執政黨沉迷鬥爭、執迷貼標籤的反彈。這張票反映出對賴清德上任後所放任的青鳥、新曹流、八囧閩南狼等激進操作的不滿,對仇恨動員與社會對立的深切反思。 楊智伃透露,有些朋友憤怒地喊著:“民進黨就是要消滅國民黨,你們還在呼籲停止仇恨?應該要鬥到底、戰到底”!但我們也必須冷靜地問自己,這場反罷免,為什麼能夠撼動中間選民?為什麼能讓那些過去沉默的大多數選擇站出來?因為我們喊的,不只是“藍綠對決”。而是“反激進、反仇恨、反對獨裁”,是重新喚回台灣民主的初衷與真義。 楊智伃提到,回顧國民黨中央新媒體部推出的系列廣告影片,一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一支支不是“傳統選舉片”,而是詼諧鋪梗、直搗荒謬政治現狀的創意短片。那些影片,說的是賴清德如何操弄民主制度,如何讓黨檢媒、獵巫、網軍滲透社會;那種荒唐,讓人憤怒,也讓人笑中帶淚;那股反擊的力量,不靠仇恨,而靠諷刺與智慧,狠狠地搧醒了沉默的中間選民,跳脫同溫層,獲得各界拍手叫好。 楊智伃說道,因為我們明白,政治一旦走向極端,對民進黨不好,對國民黨也不好,對台灣更是萬劫不復。我們不是要用仇恨回應仇恨,而是要用民主制度、用人民的選擇,畫下對極端政治的清晰底線。這是一場靠仇恨動員的政治鬥爭,但說到底,沒有人是贏家。我們只是憑藉民主的力量,即時止損、重新反思、重新傾聽,試圖找回台灣社會曾經擁有的信任與希望。 楊智伃強調,沒有人是光鮮亮麗的,沒有人是盆滿缽盈的,我們都只是在這場暴風中,為民主價值守護、為我們的國家遮風擋雨的人。不是為了哪一個政黨,而是為了這片土地的未來。我愛我那山川壯麗的國家,我愛台灣,我的國家叫中華民國。讓我們繼續走在“反仇恨、反極端、擁抱多元、守住民主”的路上。讓我們不再用怒吼分裂彼此,而是用堅定凝聚力量。因為,台灣值得更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