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山堂廣場音樂節連續兩晚帶來民歌之夜 照片提供:中山堂廣場音樂節
今年適逢民歌五十年,『2025中山堂廣場音樂節』以「來一場穿越時光的民歌旅行」為主題,歡迎民眾免費自由入場,9月27、28日連續兩晚帶來民歌之夜,第一天「民歌經典唱」由馬世芳主持,邀請多組經典民歌手:葉佳修、丁曉雯、于冠華、范怡文、馬毓芬演唱;第二天「民歌酷酷唱」由徐哲緯主持,邀請新生代音樂人:李友廷、魏嘉瑩、小V郁采真、郭家瑋、潘婕、王奕凡演唱,藉以呼應民歌精神「唱自己的歌」,演唱會將運用光影技術,投影在中山堂牆面上,配合歌曲情境營造氛圍。
王奕凡出席『2025中山堂廣場音樂會』 照片提供:中山堂廣場音樂節
李友廷說:「歷史建築中山堂在大樓林立的西門很醒目,能在那邊演出也太酷了!」熱衷改編的他打算挑一些經典民歌進行改編,除了保有經典也會融合一些現代流行樂元素,覺得這樣行為也是一種接棒精神,他說:「想到我們現在創作的歌曲對於50年後或許也能被這樣回首就忍不住感動。希望歌曲可以弄的好聽有趣。」以前在家會聽到爸媽用卡拉OK機唱民歌,為了本次演出選曲,他上網聽了一大堆民歌合輯,才憶起:「噢!以前媽媽還有姑姑好像有唱過這首…」。他覺得民歌旋律純粹的狀態很美、不受時空限制,那種一個人獨自說故事產生的力量,令他很著迷。他形容創作很像拍照,記錄一個人當下的狀態;一群創作者的創作,就成了那個時代的群象。
李友廷出席『2025中山堂廣場音樂會』 照片提供:中山堂廣場音樂節
小魏魏嘉瑩表示,最一開始寫歌創作,其實是想為失意的朋友加油打氣。後來寫著寫著,發現寫歌除了能紀錄自己當下的想法或心情之外,也找到了許多有類似感受的聽眾。至此創作好像就變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可以參加中山堂廣場音樂節,和這麼多優秀的音樂人前輩,完成這場盛大的演出,覺得很榮幸也很開心。這次演出她特別邀請自己非常欣賞的音樂人小V郁采真一起參與演出。當天演出會以木吉他來改編與致敬她非常喜歡的潘越雲和齊豫合唱〈夢田〉、張艾嘉〈愛的代價〉,期盼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寫出和各位前輩們一樣,感動人心的作品。
郭家瑋出席『2025中山堂廣場音樂會』 照片提供:中山堂廣場音樂節
來自彰化的郭家瑋表示,能在中山堂廣場演出,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這次音樂節演出,除了安排自己的創作,也會選唱自己喜歡的民歌,期盼讓音樂與濃厚的歷史建築擦出火花。「唱自己的歌」雖是當年音樂人的重要中心思想,更像是一種信念,提醒在創作路上就算遇到困難,也要相信自己,唯有自己認可自己的作品,才能將自信化為動力與說服力,陪伴樂迷走過人生的高低路。他分享:「對我來說,民歌反而提醒著創作人的初心,要我們記得當下的感受再延伸至創作,也或許一首歌動人的地方,還是來至於音樂人的那分真心。」
潘婕出席『2025中山堂廣場音樂會』 照片提供:中山堂廣場音樂節
潘婕表示,中山堂不只是一棟建築,而是一種承接文化的重量與溫度。這次演出為了呼應民歌主題,她特別選唱《外婆的澎湖灣》、《橄欖樹》,《外婆的澎湖灣》是她小時候放學廣播歌曲的記憶,而《橄欖樹》則像是長大後一直在追尋與自我對話的過程。從高中就開始創作的潘婕,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吉他創作,在過去7、8年的歲月中,讓自己繼續堅持走在音樂道路上的原因,就是希望自己寫的歌能被更多人聽到。潘婕認為民歌是一種質樸的真誠,是不需要過度包裝的動人。伴隨著民歌陪著長大,從中學會在音樂裡留下自己的足跡。
魏嘉瑩、郁采真出席『2025中山堂廣場音樂會』照片提供:中山堂廣場音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