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Rain 睽違20年重返台北小巨蛋 歐爸終於又要回來了
邵雨薇與楊祐寧激情車震 選在大馬路邊上演情感一發不可收拾
Kep1er 甜辣回歸登陸台北 穿越時空重啟約定
蘇炳憲力拚全年齡運動 JR紀言愷爆肌帥氣登場
臺北溫泉季開跑 日本貴賓共襄盛舉展城市魅力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盼爭取龍潭送聖蹟登錄國定民俗 蘇俊賓:延續客家精神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合作媒體

盼爭取龍潭送聖蹟登錄國定民俗 蘇俊賓:延續客家精神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台灣線報
台灣線報
Published: 2025/09/28
Share
7 Min Read
盼爭取龍潭送聖蹟登錄國定民俗 蘇俊賓:延續客家精神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盼爭取龍潭送聖蹟登錄國定民俗 蘇俊賓:延續客家精神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分享文章
盼爭取龍潭送聖蹟登錄國定民俗 蘇俊賓:延續客家精神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日上午前往龍潭聖蹟亭,出席「2025好客文藝季-文流x行動」龍潭送聖蹟祭典。圖:市府提供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28)日上午前往龍潭聖蹟亭,出席「2025好客文藝季-文流x行動」龍潭送聖蹟祭典,並親身體驗古禮取聖蹟、挑聖蹟及送聖蹟。蘇俊賓表示,今日看到現場莊嚴的古禮儀式,十分感動,「北龍潭、南美濃」的送聖蹟文化都是台灣寶貴的文化資產,是延續客家精神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市府正努力梳理相關文化脈絡,盼能將龍潭送聖蹟登錄為桃園市定民俗,並進一步爭取為國定民俗,讓客家送聖蹟文化能夠透過桃園發揚光大。

S 14565740 scaled
蘇俊賓盼能將龍潭送聖蹟登錄為桃園市定民俗,並進一步爭取為國定民俗,讓客家送聖蹟文化能夠透過桃園發揚光大。圖:市府提供

蘇俊賓指出,他曾在聖蹟亭旁的351旅服役,當年聖亭路拓寬規劃險釀龍潭聖蹟亭拆除危機,幸賴台灣文學巨擘鍾肇政及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等人,發起「搶救聖蹟亭」文化保存行動,使龍潭聖蹟亭得以保留,並將珍貴的聖蹟文化完整傳承。而鄧雨賢家族更參與了一百多年前聖蹟亭的起造,今天能夠在這邊延續傳承優良的文化,不能忘記前人的努力。

蘇俊賓表示,客家傳統文化非常重視文人的價值與堅持,一筆一墨、一字一句,甚至書寫的字紙都非常講究,這是對於知識分子的尊敬也是知識分子的自我要求,傳統文化非常認真且嚴肅的看待文人所寫出的每一個字、發表的每一個觀點;這些書寫過的紙張在丟棄時,也必須經過嚴謹的程序,即使燃燒成灰燼後,仍以虔敬之心送行,是客家長輩所流傳最好的價值之一。今日送聖蹟祭典邀請幼兒園學童肩負聖蹟袋參與儀式,透過莊嚴儀典重現客家人敬惜字紙、崇尚知識的核心價值,也讓民眾親身參與,傳承傳統敬字文化。

客家局表示,桃園共有7座聖蹟亭,其中龍潭聖蹟亭建於1875年,至今仍完整保留清代「三進式」建築格局與祭祀空間,在「送聖蹟」儀式上,更維持完整傳統古禮,從請神、安座的莊嚴開端,經過擊鼓鳴金、奏樂、獻酒進饌、讀祝文等,最終將字紙灰送入流水中,儀式不僅重現客家敬字傳統,更延續守護文化精神。市府今(114)年亦邀請桃園在地的犀牛劇團,以鍾肇政及黃永松等人搶救聖蹟亭的故事為基礎,編寫全新兒童劇碼至6所國小演出,推動客家惜字紙文化向下扎根。

📚 你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

Previous Article 毛豆也能變豆腐!教你3步驟快速上桌 毛豆也能變豆腐!教你3步驟快速上桌
Next Article 三獻古禮再現!新竹孔廟隆重祭孔紀念孔子2575誕辰 三獻古禮再現!新竹孔廟隆重祭孔紀念孔子2575誕辰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