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曹雅婷/臺北報導】刑事警察局今(12)日舉行「165打詐儀錶板」記者會,由局長周幼偉主持,公布114年8月全國詐騙情勢數據。根據統計,8月每日平均受理詐騙案件493件,財損約新臺幣2億3,705萬元,與113年同期相比,案件數下降28%、財損下降47%,顯示打詐行動已初見成效。
周幼偉指出,就案件數而言,前三大詐騙手法為:網路購物詐騙:22.4%,居於首位。其次是假投資詐騙:13.98%。第三類是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8.08%。
若以財損金額計算,假投資詐騙仍最嚴重,占比高達47.16%;其次是假交友投資詐騙,占19.41%;假檢警詐騙則占13.03%。
周幼偉提醒,網購案件持續升高,民眾務必選擇可信賴的官方網站或知名電商平台,並善用第三方支付,避免因貪便宜而受騙。

周幼偉表示,隨著《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修正通過,政府將執行「普發現金1萬元」措施。目前尚未有民眾因該名義受騙報案,但7月已查獲詐團利用假基地台設備發送釣魚簡訊。
周幼偉強調,提醒民眾特別注意以下三大手法:
1. 假檢警詐騙:謊稱冒領補助,恐嚇涉案,要求交付提款卡或密碼。
2. 騙取金融帳戶:以協助登記為由,誘使寄送提款卡或借用帳戶。
3. 釣魚簡訊:假冒政府機構,以「立即登記」連結竊取個資。
周幼偉並指出,政府不會透過簡訊或Email通知領取現金,也不會要求至ATM或網銀操作,民眾應謹守「不點擊、不填輸、不匯款、不轉傳」的防詐4不口訣。
根據行政院長卓榮泰於9月4日治安會報指示,普發現金正式上路前必須完成整套防詐機制。刑事局已結合各警察機關成立「普發現金詐欺專案小組」,針對詐騙簡訊、假網站、涉詐帳號全面蒐報,並透過停話、停權、停止解析網站等措施,及早阻斷詐騙訊息傳播。
刑事局也將持續利用「165打詐儀錶板」及各官方社群平台推播最新案例與宣導影片,提升全民識詐意識,共同守護社會安全。

責任總編:蘇華
Views: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