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13日表示,台灣與歐、美、日本鄰近主要國家相比財富分配相對平均,強調“中產階級沒有消失”。此說法卻遭台灣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打臉,痛批報告以五等分貧富差距是“石器時代”的衡量工具。陳淑姿隨後才表示,台灣最富5%、最窮5%,兩者貧富差距達100多倍。
陳淑姿13日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經濟成長讓全民共享;政府縮短所得差距暨改善貧窮化對策”專案報告。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顯示,每戶可支配所得高低將戶數分為五等分,最高20%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235.7萬元,與最低20%的38.4萬元,兩者差距6.14倍;官方報告也指出,台灣相對東亞各國家地區(日、韓、星、港)及英、美均佳,顯示台灣所得分配相對平均。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黃國昌質詢指出,2011年馬英九執政,當時民進黨團幹部、現任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最有錢的5%家庭所得與最貧窮5%家庭,所得差距達75倍,創歷史新高,質疑“主計總處”五等分的分法太粗糙,直指馬英九執政向財團靠攏,貧富差距擴大是“富了誰、窮了誰”? ![]() 黃國昌表示,如今民進黨執政了,竟然還用當年痛批前朝的五等分標準實在太可笑,在野用最富5%、最窮5%,執政就改為五等分,每次僅有零點幾的變化,證實是雙標政黨。黃國昌直接告訴陳淑姿,蔡英文執政時,台灣家庭最富5%與最窮5%,貧富差距達150倍。 陳淑姿回應,貧富差距一般是以吉尼係數五等分來衡量,各國皆通用。 對於貧富差距擴大,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分析,台灣產業分布兩極化,AI與ICT產業出口暢旺,亦帶動台灣投資,是台灣經濟成長表現亮眼主因,不過,傳統產業卻飽受關稅衝擊、大陸內捲(高度競爭)所影響,相形之下,產業分布有兩極化的問題,也表現在受僱員工薪資上。 高仙桂表示,國發會也提出解方,除維持AI產業領先外,也積極推動區域均衡發展,促進地方繁榮、在地就業、縮小城鄉差距、以提高人均GDP、區域平衡為目標;高仙桂表示,國發會亦推動“AI新十大建設”,尤其是智慧應用,就是要協助傳產、中小企業有AI賦能,促百萬家企業AI轉型升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