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台灣民意基金會:賴清德何時脫離困境大問號
最新民調/鄭麗文上任後 國民黨支持度增3.9%
卓榮泰提新版財劃法 地方政府批開盲盒
北市產業升級關鍵一步 國際交流會為科技廊帶注入AI動能
傅崐萁轟:雲嘉南補助1/4花蓮只補6%
02.Banner_工作區域 1-F
165打詐儀錶版FOR墨新聞
979582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首頁 » 輝達手握5千億美元大單 AI晶片暢銷、成長節奏遭質疑
合作媒體

輝達手握5千億美元大單 AI晶片暢銷、成長節奏遭質疑

商傳媒
商傳媒
Published: 2025/11/18
Share
9 Min Read
輝達手握5千億美元大單 AI晶片暢銷、成長節奏遭質疑
輝達手握5千億美元大單 AI晶片暢銷、成長節奏遭質疑
分享文章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在全球AI基礎設施投資急遽升溫之際,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在華府GTC大會拋出震撼市場的數字,宣布輝達在2025年至2026年間累計握有高達5,000億美元的訂單,涵蓋現行Blackwell GPU、2026年Rubin GPU與相關網路設備,意味AI算力需求依舊強勁;然而,儘管亮眼前景重新拉高對未來營收的預期,輝達股價自10月28日至今仍下跌約5%,凸顯投資人對AI資本支出的存疑依舊。

根據《CNBC》報導,上述訂單訊息顯示:輝達對下一輪成長深具信心。分析機構Wolfe Research指出,依黃仁勳透露的數據推算,2026年的資料中心營收可能較市場原本預期高出約600億美元,外資普遍維持買進評等,認為輝達仍將是AI硬體市場的核心供應者。

谷歌、亞馬遜、微軟與Meta於10月財報皆示意將持續提高AI資本支出,驅動對輝達GPU的長線需求。奧本海默資產管理公司(Oppenheimer Asset Management)分析師指出,「AI的胃口仍無止盡」,大型企業擴建算力叢集的腳步並未放緩。

第三季財報即將公布,市場預估營收達549億美元、年增56%;並期待下一季財測能顯示成長再加速;但由於輝達慣例僅提供單季展望,外界亦將關注黃仁勳對2026年銷售能見度的額外說明。近季輝達進行多筆受矚目投資,包括:

  • 對OpenAI最高100億美元的權益投資,換取未來採購400至500萬顆GPU。
  • 投資50億美元給曾是競爭對手的Intel,共同強化其處理器搭配輝達GPU的效能。
  • 斥資10億美元入股Nokia,合作推動在行動網路設備中導入GPU。
  • 持續布局AI新創企業。

市場認為,OpenAI合作案及其「循環式融資」結構可能成為法說會焦點。分析亦指出,在AI供給持續落後需求下,輝達的領先地位短期難以撼動。

大型科技企業逐漸推廣自家客製化AI晶片,包括:Amazon Tranium、Google TPU及OpenAI與博通合作的新一代ASIC。雖然客製化晶片的性能逐漸提高,輝達在AI GPU市占仍超過九成。外界期待黃仁勳於法說會上說明競爭環境的看法,但目前各界普遍認為多元供應僅會在特定工作負載分流,難以全面侵蝕輝達主導地位。

中國業務仍是最大不確定性之一,H20晶片先前因美國出口管制而受阻,直到黃仁勳於8月與美國總統川普達成協議,取得出口許可並交換15%銷售額給美方後才重新開放;然而,輝達近期對中國銷售表達審慎態度,尚未公布H20後繼產品。奧本海默資產管理公司認為,中國仍可能是年營收超過500億美元的巨大機會,但目前景未明。

隨著第三季財報即將公布,全球市場將從輝達的營收能見度與AI支出趨勢中,觀察下一波AI基建周期是否仍將維持高速擴張,或開始進入更溫和的成長階段。各方對AI需求的樂觀與對資本支出過熱的疑慮交錯,使輝達的下一步將成為全球科技市場的關鍵風向。


Previous Article 杏輝跨界新品牌SkinPRO® 肌法則 開啟「科學美肌」時代 杏輝跨界新品牌SkinPRO® 肌法則 開啟「科學美肌」時代
Next Article 臺東南島文化客廳成果分享 展現「南島文化原鄉」行動力 臺東南島文化客廳成果分享 展現「南島文化原鄉」行動力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