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 熱門
  • 地方
  • 生活
  • 產經
  • 綜合
  • 娛樂
  • 文教
  • 身心𩆜
  • 醫藥健康
  • 旅遊
  • 美食
  • 體育
  • 法律天地
  • 合作媒體
最新新聞
馬念先擔任《誰來晚餐16》嘉賓 分享16年婚姻保鮮秘訣:保有自己的空間
臺北「健康養成記」吸近50萬人次參與 江宏傑助陣防慢病拚健康
臺北魅力登上紐約時報廣場 城市形象廣告吸引國際目光
藍白攜手北高反惡罷 批綠無力對美只會內鬥
許宇甄籲政府別再政治算計 要立即救經濟
114污水banner
1140707-0720-地價稅
1140721-0803-電子稅單
05.banner_工作區域 1 複本
S__48128050
墨新聞 MORE News > 醫藥健康 > 臺北婦幼院區迎首例水中生產 三寶媽圓夢全家參與迎新生
醫藥健康

臺北婦幼院區迎首例水中生產 三寶媽圓夢全家參與迎新生

呂 泓陞
Last updated: 2025/05/05 23:56
呂 泓陞
Share
11 Min Read
臺北婦幼院區迎首例水中生產 三寶媽圓夢全家參與迎新生
北市婦幼院區首例水中生產的蔡小姐是三寶媽,其夫婿抱著剛滿月的兒子
分享文章

每位新生命都是父母的寶貝,如何協助婦女面對懷孕、生產及產後與新生兒照顧,則是臺北市成立婦幼專責醫院的重要使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114年4月5日上午由助產師及產科醫師共同照護,以水中生產方式順利誕生一名男嬰,母子均安。

北市婦幼院區第一例家庭化水中生產寶寶慶滿月

在寶寶滿月的當天,適逢5月5日助產師節,同時是護師節暨母親節前夕,產婦蔡小姐全家在助產師林郁晴、產科醫師張伊及婦幼護理團隊的陪同下,與外界分享喜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王智弘也特別帶著鮮花與蛋糕送上祝福,為水中生產的婦幼寶寶歡慶滿月,這更是推動多元友善生產醫助護三師共照的最佳實證。

哥哥斷臍、姐姐見證 這場水中生產讓全家人一同迎接奇蹟時刻

婦幼院區第一位水中生產案例蔡小姐是三寶媽,前兩次生產均是由助產師協助生產,這一次選擇到婦幼院區以水中生產方式產下第三胎,對蔡小姐來說是一次圓夢之旅。婦幼院區指出,本次生產過程充分展現以家庭為中心的溫馨生產模式,個案全家在產前必須先「上課」,了解水中生產的注意事項,先生及5歲姐姐、4歲哥哥當天也在產房內全程參與,共同迎接新生命到來。

三寶媽水中生產,全家齊迎新生命到來

過程中由小哥哥親手為弟弟進行斷臍,象徵著家庭新成員的加入與傳承。生產後,助產師引導孩子們進行胎盤拓印畫作,以藝術方式紀錄這特別的時刻。

衛福部推動「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助產師重返醫院是現代世界的新潮流,如英國凱特王妃在英國聖瑪莉醫院在助產師照顧下生產,其他國家如荷蘭、紐西蘭、美國也有越來越多產婦是由助產師接生模式。

三師共照打造溫柔生產典範,北市婦幼院區水中生產成新趨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現正積極培育助產人員,推動「友善多元溫柔生產」,依循醫師與助產師的團隊合作照護模式,理念核心在於尊重孕產婦的需求、參與生產過程的決策,確保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獲得支持與關懷。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王智弘也特別帶著鮮花與蛋糕送上祝福

院方表示,讓孕產婦獲得完整孕產期知識,掌握整個懷孕及生產的過程,尊重個案自主性同時也讓家人及伴侶共同參與,另外,待產過程中,助產師提供專業評估、諮商、關懷,讓產婦感受到獲得支持,建立母嬰親善環境,降低生產風險,進而提升孕產婦滿意度及照護品質。

助產師節迎來水中寶寶滿月
Previous Article 鄧麗君逝世30週年 8日金寶山筠園舉辦懷念追思活動 6月發行從未曝光的遺作 鄧麗君逝世30週年 8日金寶山筠園舉辦懷念追思活動 6月發行從未曝光的遺作
Next Article 台灣治安史上首宗離奇女分「屍」命案 李雪試映會「訴冤情」 台灣治安史上首宗離奇女分「屍」命案 李雪試映會「訴冤情」

近期消息

藍白攜手北高反惡罷 批綠無力對美只會內鬥
藍白攜手北高反惡罷 批綠無力對美只會內鬥
熱門
2025/08/08
許宇甄籲政府別再政治算計 要立即救經濟
許宇甄籲政府別再政治算計 要立即救經濟
熱門
2025/08/08
大罷免全敗!日學者小笠原曝賴清德民意跌入谷底
大罷免全敗!日學者小笠原曝賴清德民意跌入谷底
熱門
2025/08/08
被問林濁水說”你是最大問題” 柯建銘變臉快閃
被問林濁水說”你是最大問題” 柯建銘變臉快閃
熱門
2025/08/08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Copyright©MORE News
Welcome Back!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Password

Lost your password?

為了帶給你更好的瀏覽體驗我們的網站中有使用Cookie,幫助我們改善網站的結構和行銷分析。如果你同意使用請點擊了解,我們會權利提供你更完善的服務!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