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難耐的午後,正如人生中常有的乾渴與試煉,殯葬善人陳紀孝弟兄接到一通求助電話,一位中低收入的單親父親(60歲)因癌症在上周病逝,留下年僅12歲的孩子,無依無靠。陳弟兄沒有猶豫,便全程無償協助辦理後事。他說:「因為主耶穌說過:『你們要憐憫人,像你們的父憐憫你們一樣。』(路加福音 6:36)」
在了解詳情後,他得知,孩子的母親是外籍人士,自孩子出生後便離家未再照顧;孩子的父親在罹癌期間,獨力承擔照顧責任與醫療重擔。學校輔導老師得知此事後,將孩子轉介至中華聖召會的課後陪讀班。那裡有一群熱心服事的教友們,天天陪伴孩子學習、讀書、禱告,也讓病重的父親得以安心治療。

父親曾在年輕時辛勤工作,購得一間房產;但在病情尚未明朗前,孩子的母親突然出現,以「會留下來照顧孩子」為由,勸他賣掉台南的房子、搬至高雄大社租屋。怎料房子賣出後,她再度失聯。父親並未因此灰心,仍堅持靠著微弱的體力接些零工,只為讓孩子有個正常的生活。他用盡全力撐著,盼望親眼看見孩子長大。然而,2024年3月病情急轉直下,他深知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將孩子的監護權正式移轉給教會中一位敬虔的弟兄。
這位弟兄雖非孩子親屬,卻出於基督裡的愛心與使命,願意接下監護責任。他的行動,正應了聖經所言:「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詩篇 133:1)「你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 2:4)
陳紀孝弟兄回憶,當時這位弟兄帶著孩子來殯儀館時,身上衣物簡樸,卻展現出無比堅定的信心與責任。他被這份「不是出於血緣,而是出於基督之愛」的大愛深深觸動。
「除了辦理後事,我還能為這孩子多做一點什麼?」陳弟兄如此思想。於是他主動表示,願意提供每月6000元的生活助學費,直到孩子高中畢業。這不是出於人的功德,而是願意為福音與愛的種子撒在孩子心裡。

他說:「孩子雖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若能努力讀書、倚靠神的恩典,他的生命或許能被翻轉。」這正是聖經的應許:「因為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 29:11)
結語:善的種子,會在主愛中發芽。陳紀孝弟兄始終秉持一個信念——這世界或許不完美,但只要我們願意彼此相愛,神的光就能驅散黑暗。
正如他所說:「縱有傷痛,只要光一透進來,黑暗就無法存留。」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 5:14,16)
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這樣的基督徒,在平凡中活出主的愛,使耶穌的榮光在這地照耀。